第85部分(第2/4 頁)
同的親友中也有數人相繼亡故。這讓李叔同深感人事無常。
李叔同十多歲時,見兄長李文熙待人接物,禮貌因人的貴賤不同而有異,心裡很是不平,遂反其兄之道而行之,遇到貧賤之人反而態度恭敬,遇到富貴之人反而態度輕賤。
李叔同的成長環境讓他擁有了憂鬱的氣質。1900年,李叔同20歲生日的前一天,次子李準出生。弱冠之年的李叔同沒有絲毫喜悅之情,反而寫下飽含愁苦之情、感慨韶華易逝的《老少年曲》:“梧桐樹,西風黃葉飄,夕日疏林杪。花事匆匆,零落憑誰吊?朱顏鏡裡凋,白髮愁邊繞。一霎光陰,底是催人老。有千金,也難買韶華好。”
1902年11月,南洋公學發生退學風潮。一名學生誤將一瓶墨水潑到了一位思想封建的教師座位上,引發了師生間的爭執,校方為平息該教師的忿怒,將幾名學生全部逐出校門。有學生找到校方解釋,竟被校方一同開除,事情一發不可收拾,在多次據理力爭無功而返之後,蔡元培與其他幾名教師一起憤然離校,特科班的學生為抗議校方的蠻橫專制,追隨蔡全體退出了南洋公學,李叔同也是其中一員,他的學業就此中斷。
是年秋,清庭為慶祝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重返北京及光緒帝三十歲誕辰,特開恩科。李叔同到杭州應試。此次應試的浙江士子多達九千餘人,而正副二榜僅取250名,競爭極為激烈。據資料記載,當時竟有數人斃命於考場之上。浙江的鄉試還發生了“鬧闈”事件,起事者是南洋公學的二三十個人。據說李叔同並未參加第三場考試,大概與此事有關。第二年秋天,他又千里迢迢的從上海趕赴開封應試,再次鎩羽而歸。
李叔同的長子早夭。母親去世後,他扶柩北上,途中次子李準因體質偏弱,耐不住長途的海行奔波,染上了嚴重的哮喘,後竟終生未愈。
李叔同偏執於藝術,這首先歸功於他富足的家底。他名下有三十萬資產(當時,一百元就能支撐一個留學生在日本半年的生活),留學時,他衣食無憂,不必為生計奔波,請得起女僕和私人模特,故有更多的閒情逸致,研習音樂、繪畫、戲劇等。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一些大的錢莊票號宣佈破產,李家的財產“一倒於義善源票號五十餘萬元,繼倒於源豐潤票號亦數十萬元,幾破產,百萬家資蕩然無存”。另一種說法是,李家的財產是全部投到了鹽田中的,因政府突然宣佈將鹽田收歸國家,致使李家的所有投資均化為烏有。而李叔同名下的三十萬以上的財產也付之東流。
姜丹書在《弘一律師小傳》寫道:“上人年少翩翩,浪跡燕市,抱屈宋之才華,生叔季之時會,一腔牢騷憂憤,盡寄託於風情瀟灑間,亦曾走馬章臺,廝磨金粉,與坤伶楊翠喜,歌郎金娃娃,名妓謝秋雲輩,以藝事相往返。抑蓮為君子之花,嚼然泥而不滓,蓋高山流水,志在賞音而已。”
李叔同有兩位妻子,髮妻俞氏是奉母命迎娶,毫無感情。留學日本期間,李叔同另取日本女子為妻。李叔同在杭州、南京等地任教,並沒有與任何一位妻子同住。
李叔同是才氣橫溢的藝術家,他曾被譽為“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在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等多個領域都成績斐然,開中華燦爛藝術文化之先河。
【皈依】
李叔同自小體弱多病,自認不能長壽,他曾在《題陳師曾畫“荷花小幅”》中透露出出家的念頭:“一花一葉,孤芳致潔。昏波不染,成就慧業。”
李叔同20歲時患上了神經衰弱症,此後愈加嚴重。到南京高師兼職後,他在杭州、上海與南京三地之間奔波,身心俱疲。有人為他占卜,說他丙辰之年(1916年)當有大厄。因幾年來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他愈加相信此預言。l916年初,他為此刻了一方印:“丙辰息翁歸寂之年”。
在浙一師執教的後二三年裡,李叔同開始信奉道教,案頭常放著道藏,變得深居簡出,關起房門來研究道學。他的“生活日漸收斂起來,彷彿一個人就要動身赴遠方時的模樣”。
一次,學校裡有一位名人前來演講,李叔同與夏丏尊卻躲到湖心亭去喝茶。夏說:“像我們這種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這句話極大地觸動了李叔同。
夏丏尊曾向李叔同介紹一篇有關斷食的文章,文中說斷食是身心“更新”的修養方法。1916年冬,時在南京高等師範任教的李叔同,利用寒假到杭州大慈山虎跑寺,斷食二十日。斷食後,他有脫胎換骨之感,於是自號“李嬰”(注:取自老子“能嬰兒乎”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