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3/4 頁)
儒家學術相一致。
馬一浮設書院的想法,早在1912年與當時教育總長蔡元培的促膝談心中就提出來了。馬一浮對蔡元培說:“設通儒院,以培國本,聚三十歲以下,粗明經術小學,兼通先秦各派學術源流者,一、二百人,甄選寧缺勿濫,優給廩餼,供給中外書籍,延聘老師宿儒,及外國學者若干人,分別指導。假以歲月,使於西洋文字精通一國,能為各體文詞,兼通希臘、拉丁文,庶幾中土學者可與世界相見。國本初張,與民更始,一新耳目。十年、廿年之後,必有人材蔚然興起,此非一國之本,亦世界文化溝通之先聲也。”然而,馬一浮的這個建議,蔡元培又以時間尚早而擱置。
馬一浮辭謝回杭後,仍嚮往和追求儒學書院式的教育,並於同年自費考察了南洋群島(今之新加坡)。他對閩人辦的《道南學堂》以興儒為宗旨,倍加讚賞。回國後,由於當時國內絀儒的氛圍和學校廢止經科,便一概謝絕來聘。此後,他在與弟子壽景偉、劉百閔等的通訊中,流露了願找一處山水勝處,創辦一所古典式的書院講學的想法。這個願望由其弟子輾轉傳到國民黨最高當局,得到了認可。在成立書院董事會後,書院董事會於1939年3月間正式聘請馬一浮為復性書院主講,總持講學事宜,實現了馬一浮長期追求的願望。
在赴川之前,馬一浮要求,書院必須是完全屬於社會性的純粹學術機構,不受政府幹涉的自由講學。在與政府的接談之際,馬一浮提出三項先決條件:一,書院不列入現行教育系統;二,除春秋祭奠先師外,不舉行任何儀式;三,不參加任何政治活動。當局居然一一讚同。蔣介石、陳立夫明確表示“始終以賓禮相待”,並撥開辦費3萬元,月給經費3千元。1939年1月底,馬一浮總算接受條件赴川應聘。
復性書院設在四川省樂山縣(古稱嘉定)烏尤山的烏尤寺,位於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交匯處的江中心,風景絕佳。山上除烏尤寺外,尚有“爾雅臺”,相傳是晉人郭璞註解《爾雅》的地方。復性書院以“講明經術,注重義理,欲使學者知類通達,深造自得,養成剛大貞固之才”為主旨;書院課程分通治、別治二門;書院為純粹研究學術團體,不涉任何政治意味;書院不授予學生任何資格;書院設主講、講友、都講,並有肄業生近30人,加上參學人不足40人。
馬一浮擬定《復性書院簡章》,規定書院宗旨為“專明吾國學術本原,使學者得自由研究,養成通儒”,書院設主講一人,請的教師應是國內知名學者。而學生,則規定不求仕宦,不營貨利,不起鬥爭。
書院很講究禮儀,馬一浮認為,講學是一件大事,是弘揚大法,啟迪後學,故不敢不敬。書院在正式講學前,舉行了隆重的開講禮,馬一浮齋莊盛服,立講舍(烏尤寺之曠怡亭)前正中位,講友、都講及諸執事分立左右。學生在後依序立。由引贊王靜伯唱先行謁聖禮,師生向先師位北面三禮,梵香讀祝復三禮,謁聖禮畢。次行相見禮。禮畢,主講馬一浮開示。以後,馬一浮每次開講前,先寫好講稿,命人謄清,並將爾雅臺前的曠怡亭掃除清潔,再將鮮花一束置瓶內虔誠肅穆地放置講桌上,待講時既到,學人齊集,然後由都講烏以風捧講稿隨待在後,俟馬一浮升座定位,再將講稿雙手捧持頂禮以獻。
復興書院從1939年9月15日開始講學,到1941年5月25日停止講學時止,前後共一年另八個月。之後,書院就專事刻書。刻書的主旨,是要使儒學有傳,智種不斷。馬一浮多次對弟子們說:“多刻一板,多印一書,即是使天地間能多留一粒種子”。
馬一浮對書院的建立,是滿意的,並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他對書院的成就,亦是滿心喜歡的。他曾說:“書院成才,不同於今之學校。期望從學之士人人能為王者師,方盡得儒者本分。孔子門下,從學三千不為多,其中只有顏回、曾參不為少。希臘柏拉圖學園,只成就一個亞里士多德,亦足以繼往開來,為西方哲學宗師。”
1946年5月,馬一浮回到杭州,暫時借西湖葛音山莊為臨時書院院舍,繼續以書院主講兼總纂的名義賣字刻書,以維持書院繼續支撐下去。雖然生活非常拮据,馬一浮卻仍然不想結束書院,中止刻書。直到有一天,因政府的幣制改革失敗,導致金圓券大跌,馬一浮才徹底放棄了維持書院的生活。為“存先民之矩鑊,貽後學之津樑”,馬一浮將書院改作智林圖書館,負責保管流通,纂輯叢書。
【浮生】
馬一浮原名福田,此後他歷次更名為馬憂生、馬耕餘,到後來用馬一浮或馬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