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有一個能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這果然不錯,可是他便知道了這秘密,又能依著行麼?各位請看!”眾人湊近看時,只見鴛刀的刀刃上刻著“仁者”兩字,鴦刀上刻著“無敵”兩字。“仁者無敵”!這便是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
這樣一個結果讓我讀的過程中多少感到一點失望,當時,滿心希望會看到寶藏或者武功秘笈一類的東西,後來卻是這樣一句話,當時的感覺真是搞笑,眾多武林高手被鑄刀人耍了,而鑄刀人也很聰明地把自己想對皇帝說的話讓別人帶到了。
(金庸先生寫書的背景這裡不做深究)
後來,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慢慢地對這個結果有了一點新的認識。
所謂“仁者無敵”是針對統治國家而言的。中國古代早就有論述,治國一定要實行“仁政”。統治者如果沒有“仁”的思想,其行為就會給人民帶來災禍,而這樣的統治政府也會被人民推翻。實行“仁政”的政府,人民當然會支援,統治的基礎也會非常牢固。與“仁政”相對應似乎應該是“法治”,即以韓非子、李斯等人為代表的統治思想,而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法治”的思想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認為這其實涉及到創業與守業的問題。
創業的過程是非常艱難的,古語有所謂“打天下”一說,這個“打”字充分說明了創業的過程中需要堅定的精神、充沛的體力及大量的金錢,有時甚至還要流血,要捨棄很多東西。還有一句話在這裡必須要提(很俗的話),“創業難守業更難”。我經常考慮守業為什麼會比創業更難,說這個話的人為什麼會發出如此感慨?
以劉邦為例,從創業時就被大家公認為“長者”,有“仁”的思想,是成功創業和守業的典範。
在打天下時,劉邦有幾個表現:
其一,經常說假話,即使今天簽訂了“合同”,明天可以立刻撕毀,項羽被劉邦這種做法曾經氣得差點吐血;
其二,在得到楚王“先入關中者稱王”的號令後,為了戰略上的考慮,在佔領秦政府統治的城池後劉邦也做過“屠城”的事,據史書記載,公元前207年4月,劉邦南下攻擊潁川(河南省禹州市),屠殺全城;
其三,和項羽爭天下的最後幾年中,由於實力的原因,一般不正面交鋒,而是以鴻溝為界,充分利用輿論攻勢和蠶食策略打擊項羽,最終取得勝利。
統一中國後,劉邦則首先制訂禮儀,過足了當皇帝的癮,與此同時,也為自己的言行套上了許多限制性的條條框框,不能再象過去當“流氓”時那麼率性而為;其次,充分實行仁政,以老子的“無為”思想主要統治基礎,“休養生息”,讓人民過平靜的生活,而這個過程中要捨棄很多欲望,即使是做樣子也要顯得非常“儉樸”,這樣,才能給人民一種“政府也是很開明的”感覺。
對比後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守業要面對許多明爭暗鬥,而且要遵守許多條條框框的,面臨諸多方面的壓力,要放棄很多欲望,不光要很好地生存,還要很好地發展;而創業時則可以順勢而動,偶爾用點“流氓”手段也是可以原諒的,生存下來是主要目的,所以,其所揹負的包袱相比較而言要少一點。這大概就是“創業難守業更難”的初始意思吧!
所以,創業和守業的目的不同,而戰略思想和手段也是不同的。創業需要巨大的勇氣,大砍大殺的魄力,不必有太多的思想負擔,嚴格的法治更適合;而守業則完全不同,要嚴格自己的一言一行,對別人則要有寬容的態度,要有包容的思想,實行仁政更適合,當然遇到變革時期則另當別論。
但是,二者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實行仁政和法治並不矛盾,只是結合起來會使社會更加和諧,在法治思想中保留人性化的東西,也可以使法的作用體現得更充分。這裡衛君翰所指出的法治和實行仁政的對比,很有道理。法治的特點是方便,收效快速;德治(仁政)的優點則是:在早期可使法治的效果增加,中後期則可減少治國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民眾理性且快樂。故孔子的德治思想在早期增加了法治的成份,在中後期則加重德治的份量,並慢慢將法治成份減到最低,最終的目的還是使民有恥且格。
當前中國的公司管理制度正在大力“西化”,有一種說法“中國人有自制能力差”,所以,我們看到許多公司的管理實行嚴格的“法制”,大概是受西方管理學中“XY理論”的影響吧,連員工去廁所的時間都嚴格限制;而在許多外企,則遵循了歐美公司中的傳統,比較寬鬆,工作的效率非常高。
其實,放在實踐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