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朱厚照自認智商還是沒有問題的,至少在裝笨方面少有敵手。“等弟弟出來了我也要教弟弟讀書。”
朱佑樘很欣慰於兒子的懂事,他與張氏只得這一子,還是大婚後四年才有所得,自然寶貝異常。更難得的是此子聰慧異常,又極孝順,讓原本在子嗣問題上傷腦筋的他終於不用再面對整天催促他選妃的長輩和大臣們。
朱佑樘將朱厚照放在凳子上,自己也坐下。立刻就有小宮女上來倒上新沏的茶水。一會兒又有宮女端上來一盤點心。如玉白盤上幾點紅色,邊上還倚著幾個胖乎乎圓滾滾的山楂。卻是一盤山楂糕。
朱佑樘拈起一枚山楂笑道;“這可不是我家阿照,怎麼到盤子裡去了。”
朱厚照只能臉上做出害羞狀,心內呵呵呵。張氏則抿嘴直笑,她孃家雖然清貴卻沒有權勢,嫁入宮中,皇帝卻只得她一位皇后,其他美人嬪妃一個也無,朝中多有詬病。雖則有丈夫柔言軟語輕聲安慰,但是成婚四年無子,一直為此心憂惶恐,直到長子的誕生才她真正對這莊嚴肅穆的紫禁城開啟了心扉。現在她又要有了第二個孩子,無論是一位皇子還是公主,都是一件令人值得期待的事。
“近日新上的這山楂糕正好,最宜飯後小食,阿照前兩天一直吵鬧著要吃,只是天涼不許他多吃,今天天氣不錯,我做好了巴巴的等你們來吃呢。”朱厚照無論前生今世都是一個大吃貨,明朝還沒有大航海時代傳過來的種種後世美食,他只能在中國傳統美食中尋找慰藉了。
在母親處吃飽喝足賣完萌後,朱厚照才由李嬤嬤抱著坐上軟轎回了慈慶宮。
第二章 弘治七年
慈慶宮在歷史上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叫法:東宮。被封為皇太子時,可憐他才降生5個月,還在襁褓裡為喝奶這件事而糾結。什麼也不知道就稀裡糊塗就當了太子。正是這件事讓朱厚照了解了學習歷史的重要性。明武宗,朱厚照,暴君,劉瑾這就是朱厚照小朋友對自己的所有了解。
朱候兆是一個標準的理科宅男,幼時與哥哥一起聽爺爺講中國經典,往往是爺爺講的高興,哥哥聽的高興,他自己撲在老宅書房的大桌上睡得口水直流。相比哥哥在學霸路上一去不復返,最後拿到文學博士學位,他就在這方面遜色許多。
朱爺爺雖然年輕時也是一個激進學生,但家裡是老派家庭,琴棋書畫無一不通,養出了通身的氣派,是有名的儒將。老了更覺得老祖宗的東西可貴,希望子孫能繼承老祖宗的寶貝。可是三個孫子一個外孫兩個孫女中,只有朱候兆最愚鈍。
朱候兆在動手方面可以算是個天才,可在文科方面天賦實在有些欠佳。老爺子使盡了渾身解數也無法,朱候兆又會哄著老爺子,也就敷衍的過去了。令人欣慰的是雖則在經學典籍上朱候兆無甚天賦,於書法,棋道卻有所成。他的一手好字是朱老先生也挑不出錯處的,在棋之一道上也算是業餘中數一數二的好手。
朱候兆雖然也聽過老爺子講明史,旁觀杜小攻看過火遍大江南北的《明朝那些事》,可問題是他自己一點都不記得了。他唯一有印象的就是貌似自己是一個暴君,還有一個有名的太監劉瑾,其他就一概不知。穿越大神說好的金手指呢?朱小受已哭瞎。
回到慈慶宮時天已漸黑,皇帝是不許太子夜間玩鬧的。朱厚照很想遲一些就寢,宮人們卻是不敢,忙捧上紫金盆與他更衣盥洗。好不容易拾掇好全身,已是熄燈時分。宮人們輕手輕腳的退出去,只留下睡在塌邊值夜的嬤嬤。一概燭火都已熄滅,只留下小小的一盞宮燈。
朱厚照躺在床上烙餅似的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他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三年,從最初的不知所措到現來的欣然適應,心中酸楚不足外人道也。即使現在有了慈祥的皇帝父親,溫柔的皇后母親,還有即將到來的新生命,但是想到祖父、祖母、爸爸、媽媽、哥哥、弟弟甚至是脾氣難搞的小表妹還是思念不已。還有,還有遠在那個世界的戀人。
不知道自己的親人會不會因為自己的死而為難他,也不知道他在那個世界會不會過得好。朱厚照想到難受處不覺流下淚來。在紫禁城那巍峨的青磚圍牆中,在星星點點的燈光中,他漸漸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醒時,正是晨光微曦之時。等朱厚照迷糊著眼睛穿戴洗漱好時,早有宮女擺好了早膳。弘治皇帝厲行節儉,後宮諸人用度多有裁撤,所以朱厚照雖然貴為太子,早膳也只是比尋常富貴人家精緻些罷了。只見桌上只一碗米粥,一疊金黃的芝麻燒餅,幾碟小菜如豬肉炒黃菜,蜂蜜蒸鯽魚,玫瑰蒸點諸如此類。一旁還陳設著一碗乳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