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心外無物(第2/3 頁)
臉兒也染上了暖色,喃喃道:“好壯觀啊……”
“有趣嗎?”
“嗯,有趣……”小寶不用再指引,自發地去發現美,一會兒瞧瞧這邊,一會兒看看那邊,樂此不疲……
許久,
“小寶,你看那裡。”
小寶循著指引去瞧,這次卻沒有壯觀的風景,只是普普通通的林道。
“祖爺爺,這也不好看啊。”小傢伙瞅著山腳處,一臉奇怪。
“小寶,你是從那裡,一步一步爬上來的,一步一步……”李青溫笑道,“在山腳下的你,會相信自己能爬上山巔嗎?”
小傢伙一怔,大眼睛瞪得老大,好半晌,才喃喃道:
“我竟然爬了上來,我竟然可以爬上來……”
不可思議,太不可思議了……小傢伙被自己給震撼到了。
,!
相比壯觀景色,秀麗的風光,那平平無奇的山腳,給他的震撼勝過美景十倍、百倍。
“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致良知的過程。”李青微笑說。
“知行合一致良知……”小寶呢喃,“原來這就是王學,這就是心學……”
良久,
小寶認真的說:“祖爺爺,可以就在這裡繼續接下來的心學教學嗎?”
李青瞅了眼偏西的日頭,時下都申時三刻左右了,離天黑也就一個時辰上下,不過,還是同意了。
無他,此刻小寶的心境,最是適合學習心學。
“王陽明說,心即理,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李青問道,“對此,你的理解是什麼?”
“我覺得……”小寶想了想,“這不對。”
“哪裡不對?”
“要是心外無物,那豈不是說,心外皆是虛幻?可事實卻不然。”小寶指了指,極遠處的皇宮,“難道說,我沒有看到它,它就不存在了嗎?”
“你很聰明,不過你還不夠聰明,可正因為你不夠聰明,故此,你才能看到本質。”李青欣慰又欣然的說。
“什麼意思啊?”
李青說道:“就好比人生三重山,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你年歲還小,所以看山是山,而有學識、有見識的人,則會看山不是山,可山就是山。”
小寶緩緩點頭,道:“請祖爺爺教我‘看山不是山’。”
李青搖頭:“這個不能教。”
“為啥啊?”
“因為一旦進入看山不是山的境界,就很難再抽離出來了。”李青說道,“我要帶你直接跨過去,從第一重山,躍至第三重山。”
小寶都驚呆了,“還,還能這樣?”
“只能這樣!”李青說,“心學門檻太高,我不拉你一把,你很難真正學會。”
“可這樣……不會有後遺症嗎?”
李青嘆道:“只能先收穫了果,再去反推因,沒辦法,這也是《心學》的弊端。”
小寶點點頭,神情認真且嚴肅,“祖爺爺請講。”
“心外無物真正的意思是,你沒有看到的東西,跟你沒關係。”李青說,“比如這座皇宮,你沒有看到它,就不會與它產生聯絡;沒看到它,你不會驚歎,你不會震撼……沒看到它,它便是寂滅的,看到它,它才是鮮活的。”
小寶費解地搖搖頭:“不太理解。”
“那就拿祖爺爺我舉例。”李青說道,“你認識了我,我才鮮活起來,你一直不認識我,我只是大明芸芸眾生的一個,更形象的說……是湊夠兩萬萬生民中的一個數字。”
“我好像……有些明白了。”小寶微微點頭,隨即又搖頭,“我還是不明白。”
李青說道:“你以為的物是存在,王陽明說的物是互動。”
“您還是舉個例子吧!”
李青笑了笑,拿起水壺灌了一口,道:“比如這個水壺,我用它喝水,便與它產生了互動,它在我心中便是鮮活的;我不用它喝水,它在我心中便是寂滅的,故作心外無物。”
“就是說……它還是事實存在的,對吧?”
“對。”
“陽明先生這麼說的目的何在?”小寶不解。
李青耐心的說:“上山時,我一直在跟你講故事,可你若一直想著水壺,想著水壺裡的水還有多少,夠不夠喝,那還能全神貫注的去聽故事嗎?”
“啊!我知道啦。”小傢伙驚呼道,“就是不要浪費額外的心力,活在當下,對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