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打人打臉,罵人揭短(第1/1 頁)
“給高位,又不能太高?”朱瞻基納悶兒道,“這又是為何?你不是說他很厲害嗎?” 李青嘆道:“他太…特立獨行了。” “你不也是?” “我倆不一樣。”李青不想過多解釋,“你若信我就按我說的辦,不信就算了。” 朱瞻基無語道:“青伯,你可真夠拽的。” “呵,縱觀大明,再也不會有第二個李青了。”李青裝了一波,“行了,沒別的事兒就去忙吧,我有些乏了。” 你比我父皇譜都大,咱倆到底誰是太子,誰是臣子啊?碰上你李青,我就沒得過好……朱瞻基無奈道,“給於謙升郎中是吧?” “嗯,這個人情留給你。”李青笑道,“怎麼樣?我夠意思吧?” 朱瞻基摸了摸鼻子,咕噥:“本來還想找你喝酒來著,哼哼,不喝也罷。” “嘁~”李青冷笑:“你兩手空空,分明就是蹭吃蹭喝。” “……再見!” ~ 兵部衙門。 于謙翻著兵書,打發無聊時間。 六部之中,兵部是最清閒的一個部門,只要不打仗,官員大多時候都在摸魚。 不是懶,確實沒啥事可做。 “于謙。” 聽到有人喚自己,于謙抬起頭,見來人是朱瞻基,連忙起身:“見過太子殿下。” “免禮。”朱瞻基坐在於謙對面,“坐。” 于謙拱了拱手,坐下。 “看什麼呢?” “兵書。” “你對軍事很感興趣?” “……是。”于謙心說:我沒事兒幹,總不能在家睡大覺吧? 朱瞻基笑問:“想不想做事?” “想。”于謙耿直道。 朱瞻基點點頭:“朝廷要加大力度落實百姓遷徙的國策,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你先後兩次去南方剿寇,對那裡比較熟悉, 本太子準備向父皇舉薦你升任兵部郎中,負責遷徙事宜,你可願意?” “願意。” 你可真是耿直,都不表示一下感謝嗎……朱瞻基彷彿看到了李青第二,沒好氣道:“走,我帶你進宮。” “啊?”于謙欣喜中帶著詫異,“這……還要去見皇上?” “你不廢話嗎?”朱瞻基翻了個白眼兒,“六部官員任命都要皇上欽定的,本太子豈可逾矩?” 其實我的意思是,太子你帶個話不就得了,還有必要讓我進宮嗎……于謙訕訕起身:“太子請。” 兩人走出兵部,趕往皇宮。 路上,朱瞻基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看似毫無章法,實則是在考驗于謙的能力。 李青不止一次跟他舉薦于謙,朱瞻基對於謙也有一定了解,但覺得於謙還不至於能扛大旗的地步。 包括這一路的對話,他仍認為于謙遠沒有李青說的那麼有本事。 不過,李青的眼光一向很準,至少他沒有見過李青翻車。 基於此,朱瞻基並未打消培養于謙的念頭。 ~ 到了御書房,朱瞻基一舉薦,小胖就同意了,過程十分順利。 于謙感覺有些夢幻,這就升官啦? 楊士奇等人只是瞥了于謙一眼,便低頭繼續忙工作,一個小小的郎中而已,不值得他們關注。 他們的對手是六部的尚書、侍郎! 小胖現在比當初做太子時要忙得多,尤其是眼下的開海、遷徙兩大國策,更是讓他焦頭爛額。 “楊卿,去通知六部、都察院,來御書房。” 楊士奇、楊榮對視一眼,一同拱手:“臣遵旨。” 小胖一見倆人都想跑,沒好氣道:“去一個就成。” “是,皇上。”兩人交換了下眼神,最終楊榮走了出去。 …… 半個時辰後,一眾大佬先後到來,于謙被擠到了後面,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小胖放下手中奏疏,下達遷徙方針:“這次遷出人口集中在江浙、兩湖、雲.南、福.建、川蜀,遷入集中在河.北、山.東、遼東; 主要是遼東!” “臣等遵旨。”群臣拱手。 小胖又道:“都察院、六部、內閣互相協助,互相監督,此外,錦衣衛、東廠也會參與其中,還望諸位愛卿莫要讓朕失望。” 頓了頓,“此次百姓遷徙,內閣下地方!” 眾人臉色一變,六部神色凝重,內閣心裡竊喜。 蹇義當即道:“皇上,此次遷徙事務繁重,沒有挑大樑的恐難完全落實,臣懇請皇上,准許六部的侍郎也下地方。” “臣附議。”夏原吉緊隨其後。 “臣等附議。” 六部官員同奏。 內閣笑臉一僵,楊士奇拱手道:“皇上,六部侍郎要做的事太多了,他們一走,恐會貽誤政務。” “吏部的事本尚書全權負責,萬不會出紕漏。”蹇義瞥了楊士奇一眼,淡淡道,“本官雖上了歲數,但還乾的動。” “戶部不會貽誤政務。” “刑部不會貽誤。” “工部也不會貽誤。” “禮部不會。” 幾位尚書先後發言,最後看向李青。 “兵部也不會。”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