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隔輩親,隔輩像(第1/1 頁)
聽了李青的講解,于謙如醍醐灌頂,對戰爭的偏見也隨之消弭。 “于謙謹受教。”于謙心悅誠服,“尚書高見。” 直到這時,他才真正理解了李青的話:少說,多看,多學。 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還得往更深更遠處想……于謙決定拋開讀書人、文臣的身份,以公正角度,更深層次的看待戰爭。 只是有一點他還是不理解,這位尚書為何要苦心竭慮的培養他。 于謙皺著眉,冥思苦想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抬頭看了李青一眼,發現李青也皺著眉。 李青也有一事不明,那就是這一戰的蹊蹺之處。 想了許久,他也沒個頭緒,索性不去想了。 反正,這一戰斬敵過萬,收穫大量的牛羊、駱駝等牲畜,且還俘獲了大幾千俘虜,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戰果。 …… …… 七日後,大軍距離瓦剌部僅剩百餘里。 畢竟是韃靼降將的情報,朱棣也不想直接莽上去,於是,李青又當了一次斥候兵。 不同的是,這次是白天趕路,朱瞻基也跟著他。 兩人並駕齊驅,馳騁在大草原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 “青伯,你說這裡會是瓦剌營地所在嗎?” “很有可能。”李青回道,“那人都投降了,按理說不敢公然行騙,況且還有那麼多俘虜,即便他不怕死,也不會不顧那些人的死活; 而這處區域水草格外豐美,且有險可守,這一路行軍,地勢和地圖也完全對得上,十有八九就在這兒了。” 朱瞻基點頭:“上次夜晚作戰,爺爺不讓我上戰場,這次改換白天了,到時候非殺得瓦剌哭爹喊娘。” 頓了頓,“青伯,到時候咱們比一比如何?” “比什麼?” “比誰殺的敵人多。”朱瞻基自通道,“雖然單打獨鬥我不是你對手,但這並不意味著,戰場廝殺我也不如你。” “呵呵……行啊!”李青笑道,“賭注是什麼?” “一百兩黃金!” “成交!” 李青爽朗一笑,猛地揮了揮馬鞭,“駕……!” “青伯你等一下我,那是爺爺的馬,你可別抽壞了。” “多管閒事,又不是你的馬。” …… 一路疾馳,很快就距離地圖上標註瓦剌大營的地方,不足五十里了。 同時,頭頂也合乎情理的出現了海東青。 李青射了幾箭,沒射中,索性也沒去管它們。 朱瞻基也不在意,他們穿的是元人服飾,又只有他們倆,不怕會因此暴露明軍。 不過,為了安全起見,兩人放緩了速度,壓低帽簷,扮做打獵的牧民。 期間,還遇到一支巡視的瓦剌軍,由於距離尚遠,對方雖然看到了他們,但並未多想。 還當是自己人出來打獵了呢。 臨近中午,二人來到一處土坡上,極目遠眺。 “青伯,那些小白點兒,想來就是瓦剌的帳篷了吧?”朱瞻基有些不確定。 李青目力極好,他看得更真切,點頭道:“不錯,這裡果然是瓦剌大營所在; 事不宜遲,咱們趕快把情報傳送回去!” 上一次的意外,讓他警惕心大漲,加上這次帶著朱瞻基,李青不敢絲毫大意。 好在返回去的路上,無驚無險,二人下午申時便返回大營。 ~ “真是瓦剌所在……”朱棣神情振奮,當即道,“傳令:埋鍋造飯,造兩頓,再多炒些米,將士們吃飽就睡,子時起床,直接吃現成的,完事發兵。” 這樣一來,趕到預定戰場後,剛好是白天。 明軍戰力猶勝瓦剌,加上白天火炮命中率更高,可能的情況下,朱棣自然要把戰鬥時間放在白天。 朱棣在軍事上從來不吝嗇,士兵們在戰場拼命,自然不能讓人吃差了,一次性就宰了上千只羊。 一碗米,一碗肉,再澆上肉湯,明軍將士吃的嘎嘎香。 跟著皇上有肉吃! 戰場之上,軍心士氣大於一切,若沒了士氣,一萬人被五千人俘虜,也屬正常。 吃飽喝足,將士們呼呼大睡…… 午夜,士兵紛紛出營,向著瓦剌部進發。 …… 半夜行軍五十餘里,旭日東昇之時,明軍距離瓦剌已不足四十里。 不出意外,意外發生了,這麼大的陣仗,這麼多的人馬,想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到瓦剌大營,幾乎不可能。 明軍遇到了巡視的瓦剌軍,只有百餘人,在發現明軍的那一刻,他們魂兒都要飛了,立即馬不停蹄地奪路而逃。 朱棣也沒下令去追,一來是很難全部追上,二來,沒必要。 這點距離,瓦剌沒能力做出有效應對之策。 中午,明軍距離瓦剌大營僅剩十里,斥候兵熟練地搭瞭望臺,戰士們取出炒米,開始解決溫飽。 大戰在即,沒時間埋鍋造飯了,只能先對付一下。 瞭望臺上。 朱瞻基求戰心切,上前請戰:“爺爺,讓孫兒帶一支兵馬吧?”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