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1/2 頁)
數天之後,南昌城內沒有任何動靜,那名校書郎也照常出城帶來新的指使。章鵬和戴和裕判斷這校書郎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當即聯絡上此人。
出乎章、戴二人的意料,校書郎也不知是愚蠢還是勇敢,回城之後竟然去找了他認為最有可能投靠周國的將領。也是他的運氣特別好,這將領還真就有這樣的想法。
兩人一合計,便趁著校書郎出城的機會帶話給二王子。沒錯是二王子戴和裕,畢竟是宋國官員,哪怕之前同戴和裕沒關係,現在要投降,天然地就會圍到戴和裕身邊。
總而言之,章鵬戴和裕終於有了重大進展。因為校書郎心中不甘卻又不得不追隨韓熙載北上出使,戴和裕手下謀士認為這兩人是可信的,他們可以說是打通了與城內的溝通渠道。
臨近除夕,韓熙載帶著十來名下屬隨從乘船北上。他此行肩負著求和的重擔,宋國存亡都在他身上。
然而不論是城內的戴延康,還是城外的陳佑,都沒想到身為求和使者的韓熙載現在完全沒有為了宋國存亡舌戰周國百官的想法。
當年韓熙載父親韓光嗣被李嗣源所殺,韓熙載逃亡南朝的時候還跟李榖說:“若江東相我,我當長驅以定中原。”可惜在江東也是仕途不順,蹉跎至今,到如今更是失了心氣,不欲再助戴延康。
說起來當初分別時,面對韓熙載的宣言,李榖是這麼回應的:“若中原相我,下江南探囊中物耳。”歷史上後周顯德二年,李榖以宰相之尊任淮南道前軍行營都部署,知廬、壽等州行府事,領兵出征淮南。雖然中間出了錯漏被世宗免職,但後來在諸臣不看好繼續戰事的情況下手疏必勝之利者三,最終使得世宗竟全功而還。可以說是實現了當年的豪言壯志。
而現在麼,韓熙載因為戴延康兵變成功,被迫沉淪數年,現在見識了陳佑等人滅宋的決心,再加上李嗣源的唐國早已滅亡,他提前放棄了助南朝平定中原的想法。李榖則因為中原政局變幻,到如今也沒能拜相。
十二月二十八,陳佑安排除夕攻城事宜。
每逢佳節倍思親,哪怕現在還是戰時,臨近年節,總得給將士們一個放鬆的機會。但是要突襲攻城,必然不能讓軍隊精氣神鬆懈下來。既要保證將士狀態,又要防止城內看出異常,其中種種,不太好把握。
有資格參與這次軍議的將領不多,幾乎都是潘美、盧仲彥這等能夠統率數軍的人物,像是章鵬之流只能等待前面那些人回去安排具體事項。
吳越王錢弘俶以及戴和裕也旁聽了這次軍議。
錢弘俶還好,他這次過來,只是當一個吉祥物,手下兵馬全都交給皇甫楠指揮,戰事勝敗同他沒有關係。
戴和裕就不一樣了,他好不容易聯絡上城內,還沒確定該怎麼裡應外合開啟城門呢,突然要在除夕夜攻城突襲,假如成功了怎麼辦?
“如果除夕日一戰破城,這功勞就同大帥沒有絲毫關係了!”
戴和裕分到的一間茅草房內,他的幕僚劉若這麼對他說。
聽到這話,戴和裕臉上閃過贊同的神色,有些言不由衷地說:“話也不能這麼說,沒能成功不是我做得不行,陳長史能看到我的苦勞。”
劉若清楚自己這個幕主的真實想法,因此上前一步壓低聲音:“然而沒能得到首功,王位怕是不太好拿啊。”
戴和裕抿唇不語,來回走了兩步,頓了頓,轉身在椅子上坐下,左手搭在桌上,緩緩道:“那印禪你以為......”
他話沒全說,看他緊握的拳頭和遊離的眼神,顯然是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不太敢說。
身為幕僚,就要在幕主沒有信心的時候幫助幕主堅定信念。戴和裕不好說的話,劉若可以說。
“要是除夕日襲擊不能成,破城之法就還得仰仗大帥。”
“是啊,要是不能成。”
戴和裕喃喃自語,身體禁不住顫抖起來,他現在有些緊張激動。
好在他很快就發覺到自己的狀態不對勁,連續做了好幾個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
“我是為了少犧牲一些士兵。”戴和裕輕聲道,“陳長史他們會理解的。”
劉若低頭沉默,他在仔細權衡計劃的可行性。
“印禪。”做好心理建設的戴和裕喊了一聲。
“在。”
“這事交給你來辦了。”
“喏。”劉若微微低頭,然後轉身朝外走。現在離除夕只有兩天了,他必須抓緊時間。
他剛剛拉開門,就聽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