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1/2 頁)
變是要變,問題是怎麼變。
這就有的吵了,一時半會定不下來。
這般爭論,一直持續到二十六日。
這一天,京師大風雨,壞營舍,吹鄭門扉起,十數步而墮,拔大木數十,震死者六七人,水平地尺餘,池隍皆溢。
天災之下,一時間大傢伙都忙碌起來,救災的救災、維穩的維穩、彈劾溫仁福的彈劾溫仁福。
最後一條不是開玩笑,京師出事,不論是不是溫仁福的錯,他身為開封府尹,被彈劾是毫無疑問的,要是沒人彈劾他,那才是怪事一件。
只不過這一波彈劾並沒有對溫仁福造成任何傷害,甚至沒能掀起一絲漣漪。
因為有人藉著這次京師大雨,提出了遷都!
一時間,紛紛擾擾,或是為國為民,或是為己為家,總之朝堂之上『亂』成一團。
就在這樣的氛圍中,陳佑的婚禮漸漸近了。
二十九日,李府女眷來陳府鋪床。
這是自唐時便有的習俗,其實就是先送來部分嫁妝,主要是一些生活用品,比如帳幔、被褥之類的。
陳佑也沒閒著,將早就準備好的大雁刷洗乾淨,明天親迎儀式上要用。
除此之外,又請儐相們吃酒,重新確定一遍章程。
不像當初趙元昌的婚禮,一板一眼沒人敢鬧起來,陳佑的這場婚禮雖要按照禮制來,但一些民間習俗卻免不了。
好在陳佑三品官身,一些不雅的戲新郎的步驟都被省去,但攔門催妝那是怎麼都省不掉的。
為此,陳佑先是找了龐中和,之後又去請了冉益謙,這兩個負責對詩。然後是潘美和蔣樹,他倆則是為了預備著要擠人,為陳佑開路。
這時候障車的風俗已經漸漸消亡,但似開封這等中原大城還有些遺留,故而還得備著一隊護衛、數車錢物。
閏五月三十日,休沐日。
馮吉一大早就跑來幫忙,趙元昌除了賜金賜物之外,還遣了幾名禮官來幫襯一番。
時近黃昏,賓客都到得差不多了,身穿毳冕之服的陳佑自府後家廟出來,拜見馮道。
馮道以尊長的身份勉勵陳佑傳宗繼嗣之後,陳佑乘車出門。
一路上鐘鼓齊鳴,熱鬧非凡。
關於婚禮是否奏樂,自古便爭論不休,歷史上到南唐末期才第一次明文規定婚禮可用樂,而北宋皇室更是要等到哲宗大婚時才能奏樂,可謂是悽慘無比。
好在周國朝堂中沒人不開眼要禁婚禮奏樂,上次雙王大婚時都奏樂了,陳佑自然也樂見自己的婚禮熱熱鬧鬧開開心心。
一路上不時有人攔在車前,口中說著一些吉利話,陳府準備充分,直接一把銅錢撒出去,而若是小孩,則會得一枚白煮雞蛋或是紅紙包著的糕點。
李府漸近,陳佑心中突然有些緊張。
不同於士庶人家一般不怎麼遵守繁文縟節,陳佑這一次親迎和婚禮的步驟有些複雜,他生怕自己哪裡出錯,留下遺憾。
不管他怎麼想,終於是到了李府門前。
車馬停、鼓樂息,圍觀閒漢的起鬨聲中,大門緊閉的李府中一連傳出三首攔門詩,樂師適時的來了一陣詼諧的樂曲,引得一陣叫好。
這要是陳佑,一時半會是對不上來的,幸好他這邊還有冉益謙和龐中和,一個說“君子從來不懷金”,一個說“欲退無因進又難”。
又引得圍觀眾人起鬨喊李府開門。
一來一往對了幾輪詩,娛樂了大眾,雙方十分有默契地收場。
門外喊著開門拿禮金,門內也將大門開啟一條較大的縫。
都是年輕人,門內接了禮金之後竟然又作勢關門。
這下門外可不依,在潘美、蔣樹的帶領下一擁而上朝門內擠去。
這邊廂兩家親友玩得熱鬧,站在門外的陳佑恨不得一腳上去把門踹開。
好在大家都知道分寸,鬧了一陣,終於在圍觀眾人的鼓勁歡呼聲中洞開大門。
冉益謙、潘美等儐相立刻整理衣著,收斂笑容各至其位。
就在門口攔門催妝之時,府內也在走著禮儀程式。
出嫁從夫,根據禮制,李疏綺著三品翟衣,等父親李明卿祭祖完畢,在姆媽、從者的陪伴下走出閨房,來到庭中。
在親人賓客的注視下,緩緩走到桌几前,面向南方跪坐。
身為參政的李明卿也穿著毳冕之服,站在東階之上,看著即將出嫁的女兒,有些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