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1/2 頁)
書院正式開張之後,書院中人只有陳佑作了一番演講,第一堂課卻是方外之人老道彭曉對城內官吏豪富講解內丹之說。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一來早早傳出彭道人要到新書院講解道經的訊息,二來書院還沒有正式招生,便是想開課也沒有學生聽講。
而修道長生之說卻是人人都感興趣,正適合用來吸引人目光。
澤潤書院目前延請的教授都不是那等名聲顯著之人,家資頗豐之人是不太可能選擇澤潤書院的,就算有例外,也是為了同陳佑或魏仁浦拉關係。
但有了彭道人這個噱頭,卻能吸引到富戶子弟,可以帶來豐厚的束脩。書院資本雄厚,就能補貼窮苦出身計程車子,進而吸引那些身貧卻志於的學子。
事情也果如陳佑所料,得知彭曉會不定期在澤潤書院講經後,立刻就有十數人報名入學。
這些庶務都交給魏仁浦等書院中人來負責,錦官城內被清掃一番之後也清淨許多,城外各縣自有專人處置。一時之間陳佑就這麼清閒下來,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只是這樣的清閒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任命他為山南道副都總管的敕命就送到了他面前。
送到陳佑面前的只有一份敕命,劉承澤沒給他帶隻言片語,想表達的意思很清楚:你守好錦官府就好,其它的事情交給我,你別『插』手。
只是,既然接了副都總管的職位,陳佑就不可能再獨守錦官府而對其餘州縣不聞不問。
就好像之前西川諸州請援,他不得不派出兵馬一般,除非劉承澤明令要求他死守錦官府,否則他必須有所動作。
如若不然,此時的袖手旁觀,日後很可能會成為對手的一把刀。
要問劉承澤這麼做是有心還是無意,惟有他自己清楚,但陳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政客的。
心中記下這一筆,下令讓前往維州、茂州方向剿匪的兩軍轉而向東進『逼』綿州,同時再調一軍前往鹿頭關支援劉正嵐。
不過也僅限於此了,有了這兩道命令,即便出了差錯也有解釋的餘地,他的重心還是放在護衛行宮上。
先後幾次調兵,再加上民『亂』之時譁變的軍隊,錦官府原本聚集的十多個軍如今也只剩下五個軍了。
考慮一陣之後,陳佑不得不下令讓南下嘉州、陵州平『亂』的那個軍,以及還在邛州清剿盜匪的李克榕速至錦官府。
處理完一干庶務的陳佑來到澤潤書院,在書院中漫步,陪在他身邊的是書院的執事長李華宇。
不過短短數天,書院裡就熱鬧起來。
哪怕有豪商鉅富想要利用自家子弟親近彭老道,一般也是讓家中子弟進入經學院學習各類經典,按道理除了經學院之外,其它三個院一時半會不會有多少學生。
要知道,書院的四個學院不說涇渭分明,但也利用樹叢簡單隔開,雖其間通道甚多,但等閒也沒人想到其它院串門。
之所以出現這種盛況,原因有二。
一是進入四月,錦官府試日期臨近,不少期望考中計程車子就想進入這座知府親自擔任山長的書院聽課,期望能有考前押題之類的福利。
唐代比不得宋明,即便是科舉狀元,也得參與吏部的開科銓選才得以任官,如今更是連科舉都指不定幾年才會開一次。
是以,即便現在蜀地並不安穩,但考中就能當官這一條仍然吸引了不少人聚集到錦官府。
尤其是這次考試仿照科舉,考試科目有經義、律法、算術、策論等,能夠參與考試者的範圍就更廣了,間接地也為書院帶去不少人氣,畢竟澤潤書院有經、律、算等院。
不過,這次錦官府試中者大多留在府內,能被推薦到汴京的只有策論前兩名和經義第一名。
故而就像科舉有進士、明經、秀才、明法等科,但報名者多考進士一般,這次報名者也以策論最多,經義次之。
這些考生對於書院來說只能算是旁聽生,不交束脩,唯一的作用就是提高書院名聲。
除了這些旁聽生,書院也多了不少正式學生,這就是第二個原因了:府庫富足,陳佑便大膽調動府庫補貼書院,免除貧苦出身的優秀學子束脩!
而且鼓勵書院學子選擇算學或律學、書學,學成之後也算是有一技之長,書院甚至還承諾為學子推薦活計,讓家貧的學子能維持生計甚至補貼家用。
這個舉措,首先就替書院甚至陳佑本人贏得了不少名望。
首先是很多原本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