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另一種發財方法(第1/2 頁)
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繁衍生存離不開水。水還是工業之基礎,大量的工廠運轉也離不開水,所以大型的工廠都會建立在水源豐富的地方,要麼是河湖之濱,要麼就是地下水豐富之地。
呂宋島的銅礦經過這段時間的開採,已經積攢了很多,而新式的鍊銅基地,也在不計成本、不管勞力死活的情況下,迅速的成型。
順著小呂宋港的一條河流往東,很快就看到了一處支流,而支流的中段,就是秦沫的鍊銅基地。
大型的水力破碎機終於安裝成功,鼓風爐也已經豎了起來,就等秦沫來親手點火了。
昭武六年十月初八,黃道吉日,宜動土、開業。
秦沫身著全套的親王禮服,祭拜了天地之後,點燃了鼓風爐的第一縷火苗。
鼓風爐熔鍊法是火法鍊銅的一種,在天朝有幾百年的歷史,經過秦沫的精確改良之後,算是最適合這個世界的鍊銅爐。
“施靖啊!記住我教你的比對法,找出最佳配料的成分,才能把出銅率調整到最高,明白了嗎?”
“學生明白,多謝老師教誨。”
施靖對秦沫的本事不止是信從,簡直是盲從,他根本沒意識到秦沫輕飄飄的說出這幾句話會讓他忙碌多少個日日夜夜,他現在只是在興奮的欣賞工業之美。
從呂宋島往南,有很多有價值的港口,比如汶萊、古晉,但秦沫現在還沒精力去攻略婆羅洲,婆羅洲西面的獅城才是他最想佔據的地方。
“尊貴的殿下,您說的那個地方不叫‘獅城’,叫‘淡馬錫’,至於‘獅城’的名號,好像是南邊一個小國王子給取得名字,不被大家所承認。”
塔曼成功的幫助劉仁廣的部下在棉蘭老島的西北角建立了一座臨海的小城,並且和當地的巫師頭領暫時達成了互不侵犯的意向,算是為秦沫後續的征服開啟了局面,終於得以被秦沫所信任,隨著秦沫往南探險。
“哦!獅城現在是誰的領地?”
“啟稟殿下,應該是屬於馬六甲蘇丹王朝,但是殿下貴為大夏親王,那麼您認為是誰的領地那就是誰的領地。”
塔曼確實對於南洋比較熟悉,但他顯然瞧不上弱小的南洋諸國,而對強大的大夏王朝充滿了嚮往。
“你說的不錯,但本王不是不講理的人,到了淡馬錫,你去那個什麼蘇丹王朝走一趟,把淡馬錫給本王買下來,但是不許『露』出本王的名頭,明白嗎?”
“屬下明白,必定不讓王爺失望。”
獅城距離呂宋還是有些遠,在短時間內秦沫不打算在這裡稱王稱霸,只是先默默的經營起來作為往西的中轉站,後續怎麼發展還要看自己的艦隊強大到何種程度。
獅城是個只有不足七百平方公里的小島,但是他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港口條件都非常適合作為海外基地,至於什麼馬六甲蘇丹王朝秦沫根本不在乎,他在乎的是獅城附近有沒有大夏的其他勢力。
獅城不同於呂宋,他透過秦沫前世的西馬來西亞、越南和天朝陸地相連,大夏的勢力曾經到過占城,自然也能到獅城,只是看他們有沒有那個心思和眼光。
“殿下,甲斐覺得前面就是您說的獅城,但是.....這裡真的是花園之國嗎?”
甲斐姬已經學會了使用六分儀,她根據秦沫給出的緯度,仔細的測量了很多遍,終於確定眼前鬱鬱蔥蔥卻沒多少人跡的島嶼就是獅城。
獅城位於北緯1°18′,東經103°51′的位置,東面是婆羅洲也就是東馬來西亞,北面就是西馬來西亞,在它的正南方,就是那條東西方的重要海上通道——馬六甲海峽。
在沒有『迷』上航海之前,秦沫也曾看著世界地圖質疑過,為什麼非要走馬六甲海峽,難道不能走雅加達西面的巽他海峽嗎?
等秦沫開始瞭解航海之後才知道,在平面的世界地圖上看好像走馬六甲和走巽他海峽差不了多少,但是地球是圓的,緯度越高地球的半徑就越短,那麼周長就會越低,所以走北面的馬六甲海峽比走南面的巽他海峽要近得多。
而巽他海峽也非常重要,因為馬六甲海峽有的地段非常狹窄,巨型油輪通行的時候會有不少限制,所以三十萬噸以上的油輪會選擇走巽他海峽,而且若是去大洋洲的話巽他海峽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愛雅!帶幾個人上岸,看看有沒有危險,甲斐,你派小船測定水深,我們準備登陸。”
兩人點頭應命,幾條小艇被放了下去,往岸邊劃去。
獅城北面是柔佛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