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漢陽(第2/2 頁)
在碼頭坐鎮,以免生出事端云云。讓使者捎回去給高麗王閱覽。
而高麗國王也很知趣,只是隨後給送來了許多肉、菜和幹木柴,秦沫乾脆架起大鍋,把肉菜燉了分給一眾扶桑僱傭軍,他們吐了一天,肚子早就餓癟了。
秦沫和李自達坐在船上對飲,既然以後想要做海貿,那麼和這個水軍都督搞好關係也是未雨綢繆,免得到時候沒有分銷商而徒自煩惱。
“李兄是高麗王族吧?”
“回世子,祖上做過郡王的,到得我這一輩卻是要沒落了。”李自達喝了不少,鬱郁不得志的樣子讓秦沫有些發噱。
“我有些生意想做到高麗來,李兄有沒有興趣引介一些高麗商人?”
“世子但憑分付,我李自達在高麗還是有些面子的。”
秦沫沒有說話,而是拍拍手,親衛立刻捧上了兩匹棉布和絲綢。這兩樣物品都是大夏海貿的重要物品,極受周邊國家喜愛。
“這......不知世子每年售賣多少?高麗貧困,若是售賣太多的話,怕是沒有那麼多銀錢付賬。”
秦沫暗自撇撇嘴,高麗是貧困,但是高麗王族一點也不貧困,你只不過是在趁機為了你們高麗特產找銷路罷了。
“人參、虎皮、虎鞭、金銀都可以,實在不行.......十二至十六歲的人口也可以。”秦沫『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前面的其實都不是他最想要的,要金銀去日本了,那裡的金銀產量比大夏還高。而大員發展的瓶頸不是錢,而是人口。
大員除了那些山上的土人,只有秦沫老爹帶過去的部曲幾萬人和家眷十幾萬人,經過十幾年的繁衍也不過四五十萬人。而身強力壯的男子還不足十萬人,無論是工人還是水手戰士都需要大量的青壯。
短時間以內秦沫並不打算從大夏國大量移民到大員,那樣太惹眼,畢竟一個府縣的人口大量流失的話,地方官是不會坐視不理的。而高麗就不同了,只要從小進行奴化教育,很容易就能養起一隻忠誠的狗腿子部隊。抗日戰爭時期高麗僕從軍的兇狠可是人盡皆知的。
“世子此話當真?賤民也可以換到此等布料嗎?”李自達滿臉不可思議的表情,多少年來,大夏國都視高麗為藩屬,大夏人從不正眼看高麗人的。
“到時候我會派家裡的管事過來,你們詳談便是。”看著李自達欣喜若狂的表情,秦沫心裡為了廣大的高麗年輕人默哀,你們被迫離開了家人,卻是參與了一個新時代的誕生,孰對孰錯,數年後再做評說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