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放火,我們只是順便的(第1/3 頁)
有些病人是最怕別人窺探討論他的病情的,比如不舉的病人,總是對人們嘴裡的某些詞句非常的敏感,什麼時間太短了,不行了,不給力了,這些常用語都會無端端的刺傷他脆弱的心。八一?中文網W=W≤W≤.≠8≤1≠Z≠W≤.≈C≈O≈M
這個時候的趙之一像極了這樣的病人,因為穿越眾真的是人員稀少,所以對別人觸碰他們兵力不足這個痛腳,是非常的憎恨的。
乃木希典,你要搞事情是吧?好,老子就陪你搞。真是一天不捱揍,就上房揭瓦了。趙之一把鉛筆甩在了地圖上,咬牙切齒地說道。
乃木希典認真的研究了每一份關於日軍和第一志願旅作戰的報告,對於報告中相互有矛盾的地方他都一一做了求證。透過對第一志願旅使用的武器、投入的作戰人員、採用的戰術等等,做出了第一志願旅人數在一千五百人左右的猜測。
這可不是憑空臆測的,他是根據每一個細節,來估計第一志願旅的沒一個軍種的人數,然後相加得出的結論的。比如,他猜測第一志願旅的改進“臼炮”炮兵,也就是迫擊炮的炮兵人數至少在7o人左右。他根據第一師團本部在綠漆區基地前遭遇的那一輪迫擊炮急射得出這樣的結論的。
先,炮彈的威力巨大,那炮口徑一定很大,炮彈的重量一定很重,那每一門為了保證持續的炮擊,就必須為這門炮配備至少十個人左右人員。再則按日軍陣地上遭受的炮火密度,第一志願旅的這支炮兵至少有六門這樣的“臼炮”。最後為了校正炮彈的落點,觀察員必須把彈著點的資訊,傳遞迴炮兵陣地,那還需要十個左右的人用旗語接力傳遞資訊,第一志願旅才能完成那樣的精準炮擊。
乃木希典是個狡猾的傢伙,但是他的猜測完全基於他對這個時代科技的瞭解,而他的對手用的並不這個時代科技生產出來的武器裝備。他猜測的資料都是被自己放大了的。
僅僅迫擊炮炮兵一項,他就給穿越眾無端端地弄出了多達五十多人的兵源空額。
他不知道,炮彈裡裝填的不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苦味酸炸藥,而是高鋁並不需要那麼大的裝藥量就能帶來那樣大的威力。射藥和炮彈一體化,迫擊炮已經做到“手能擼多快,炮就能打多快”的境界,那種密度的炮擊,根本不需要六門炮。還有穿越眾用的是無線電通訊裝置來傳遞校正資訊的,根本不需要旗語接力。最後根本不需要專門的人來做觀測炮彈落點,每個分隊都有火力支援排,是專門用來呼叫火力支援,引導炮擊的。說句難聽的,以穿越眾的文化水平,每個人參加培訓後,拿起對講機都能幹這個活。
所以,乃木希典就這樣一項一項的,用他能理解的科技知識來給第一志願旅做加法,硬生生的給穿越眾由一營加成了一個團。
要是趙之一聽到乃木希典的猜測,一定哭暈在廁所裡。大哥,我要是有一千五百人,我還和你扯這犢子啊。早把你們趕下海,老子在這佔山為王了都,還能和現在一樣,像孫子似的。
有你這麼囂張的孫子嗎?還是你說的孫子是戰國時候的那個孫子?趙之一也不想想穿越眾這十多天的作為,這都上了天了。現在稍微受點委屈,就哭喊著自己是孫子。
總之,趙之一猜對了,乃木希典這是在印證自己的想法。再損失了過近七十人後,他仍然讓部下向前推進。保持和第一志願旅的接觸,不斷地尋求交火。假如對方一直保持這樣的防守退卻態勢,以及還是這樣沒有重火力支援的情況。那麼乃木希典就可以判斷自己的猜測是準確的。
趙之一像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炸毛了。把復州大道上富餘的人員全都調到金州大道一線,隨著復州大道那邊一個個傳送來的平民小組被找到,前往金州大道上的穿越眾作戰人員越來越多。
趙之一把那兩門迫擊炮都拉了過去,嘴裡一直罵罵咧咧的,大爺的,欺負我們沒重火力支援是吧。讓你也嚐嚐這兩門喪門星的滋味。
事實上,在金州大道作戰的穿越眾也不是沒有重火力,他們帶了**a-d83mm火箭筒和114mm的“標槍”反坦克火箭筒。只是“標槍”的塊頭真心不合適帶著進行救援任務。而d83火箭筒又顯得有些不夠用,威力太小。這種時候,單兵重火力得推毛子的Rpg啊,輕便易攜帶,還火力強大。
不多時,靠著強大的機動能力,穿越眾在金州大道上集結了近兩百人的兵力,悍馬車,m35軍卡,各種全地形車都過了石門子那座木橋。
這個時候,乃木希典的部隊已經一路追到了距離石門子還有四公里的地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