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醫院(第1/3 頁)
綠漆區指揮中心,趙之一用三合板隔出了一個獨立的空間,作為戰情處和會議室。W≈W≠W=.=8=1≥Z≠W≥.≈C≤O≥M≈
各個作戰單位的軍官都到了,除了軍醫韓梅。作為基地裡軍銜最高的韓梅一如既往的傲嬌,直接說明不參加作戰行動會議。
“大致情況就這樣了,大家還有什麼問題?”趙之一把麻三提供的情報結合昨天的空中偵查的結果,向在座的軍官們做了講解。
“今天早上,我們繼續了對日軍這兩路進攻部隊的空中偵查,在金州大道上的那支日軍基本到達戰鬥位置,估計在一到兩小時內會對在石門子佈防的清軍徐邦道部起進攻。而我們北面的這支日軍,主力在今早也抵達了昨天和我山地部隊生遭遇戰的地方。據航拍顯示,正在收殮昨日遺棄的騎兵屍體。”趙之一繼續講解今日日軍動向。
“這次向我們進的這支日軍攜帶了野戰山炮,其作戰主力也悉數到達基地北面15公里處,估計也將在今天白天向我們起進攻。”趙之一指著地圖上的一個紅圈。
“這是今早的航拍照片,日軍的行軍隊伍呈直線型,各個部隊間的間隔不大,隊伍長達近兩公里。估計是受到昨天昨天戰況的影響,日軍偵查部隊頻繁的向兩翼派出偵查部隊,我們打伏擊的可能性不大。你們看這裡,這裡,還有這裡。看得出日軍的偵查部隊搜得很仔細。看來有人為了甩鍋,把昨天的遭遇戰描述成了伏擊戰了呀。”趙之一在一張放大了的航拍照片上指出了日軍的動向。
“大家對這次作戰有什麼意見?”講解完畢,趙之一問。
“日軍這種行軍隊形,就算我們躲過他們的偵查進行伏擊,效果也不會太理想的。近兩公里的行軍隊伍,受到攻擊,總有一部分有時間從容應對的。我們的作戰人員太少,不足在兩公里這麼長的距離上起全面進攻。”鄧洛普表了看法。
“我也同意鄧中尉的意見,再說,日軍和我們的距離也太近了,我們沒有充裕的時間預設伏擊戰場了。”肖飛說道。
“我和老呂的意見也是這樣,既然不好開展伏擊戰,我們就和日軍正面剛吧,他們也就3ooo人左右的作戰部隊,其它的都是後勤人員。”趙之一看到下面軍官的步調和他的想法基本是一致的。
“這個時候的進攻戰術無外乎,炮兵構築炮兵陣地,步兵展開隊形,騎兵從側翼或後方騷擾。日軍這個時候能不能做到步炮協同還要打個問號呢,正面剛我們也沒什麼壓力。”呂向陽在給軍官們打氣了。
“我們等日軍集結完畢,就直接起突擊,主要是摧毀起野戰炮和輜重,他們的人能殲滅多少算多少,我們不作太遠距離的追擊,假如他們拋下輜重和野戰炮,就讓他們逃吧。”趙之一道出了他的全盤計劃。
綠漆區的醫院裡,軍醫韓梅少校正在指揮著醫務人員,安裝醫療裝置。昨天清點人員已經把醫療用品都從物資堆裡分揀了出來。這個工作時作為最優先等級的,和分離出彈藥一樣的優先等級。不過,彈藥因為考慮到綠漆區機庫安全,比馬上轉移到機庫外的彈藥庫去了。
而醫療用品則在分揀出來後,已送到機庫的一個角落,由醫務人員處理。如何處理這些醫療物資,別人真還插不上手。一些常用的藥品,普通戰士還是瞭解的,但是那些醫療器械,根本不知道具體用途,更不知道如何處置。
韓梅先是提出立即給醫院通電,理由是很多藥物,比如胰島素、血漿等需要冷藏儲存。要知道,這是前線,雖然稱為為基地,但是實際上這裡就是最前線了。在前線,電機組可不敢像和平地區那樣,隨隨便便就擱在一個地方。
先,對一個單位供電,你得要兩臺電機組,分別放在不同的兩地方,然後用防爆牆把電機組圍起來。然後佈線,你也不能讓電力傳輸線路直接暴露在地表,不要說,受到炮擊之類的情況。基地裡穿梭的各種履帶式戰場、工程機械,分分鐘會讓你斷電。
不過即使在d-day當日那麼繁忙的情況下,趙之一還是讓工兵迅滿足了韓梅的這一要求。
韓梅先把需要冷藏的醫療物資轉移到了醫院的冰箱裡,緊接著把手術裝置安裝除錯完畢。
趙之一優先給醫院提供電力的決定很快得到了回報,d-day下午和日軍接火後,一個大腿股動脈破裂的傷員就被送到了基地的醫院。
所幸在韓梅的大半天的努力下,手術室的一切裝置都能運轉了。花了一個小時,韓梅完成了手術,接上了斷掉的股動脈,清理了壞死的組織。這個傷員在加上抗感染治療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