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行動代號:爆菊(一)(第1/3 頁)
當徐邦道初戰告捷的時候,趙之一已經登上了m1a2主戰坦克。按原先制定的作戰計劃他駕駛的坦克要作為進攻的第一梯隊,帶著一隊步戰車穿插到日軍後方,對日軍進行合圍。作戰的意圖不是全殲日軍,是要擊潰這股日軍,迫使其丟下重火力和輜重撤退。
按趙之一他們推演,潰退的日軍最多也只能撤退著復州,就要重整防線,否者日軍花園口登6點將有被攻擊的可能。
一旦日軍失去花園口登6點,不僅乃木希典有被合圍殲滅的危險,而且日軍在遼東半島登6的第二軍將面臨被切斷補給線威脅。到時候他們只能透過鴨綠江邊的渡口來運送補給。
那將是可怕的災難,冬天將至,華夏東北嚴寒的氣候和惡劣的交通條件,能把補給運輸的效率降至最低。
等清軍把戰事拖到相持階段,由鴨綠江至遼東河平原和遼東半島的這兩天補給線經過的大片深林,將成為清軍進行騷擾戰(此時還沒有游擊戰的概念)的天堂。
到了那個時候日軍不得不花費大量的兵力給補給線進行沿途護衛。而進行護衛計程車兵和馬匹又要消耗更多的補給,加重原本已經不堪壓力的補給運輸負擔。
實際上,此時雖然才是深秋初冬的季節交換時節,但是華夏的東北氣溫已經達零下。據守海城的第一軍日軍受匱乏的物資供應的影響,士兵們不少患上了各種疾病。疾病帶來的非戰鬥減員遠比被和清軍作戰中的日軍傷亡要高。
假如遼東半島上的日軍花園口登6點失守,那裡的日軍還要從鴨綠江口這條補給線獲得補給,那這條原本就不堪重負的運輸線將如何應對?那是日軍的運力完全無法同時負擔第一軍和第二軍補給的任務。
趙之一打的就是日軍不敢再往後退的主意,鈍刀子割你的肉,你知道要在復州大道一線相持討不到好處,但是你又不敢走。被穿越者拖入消耗戰的泥潭。
由於“道具組”的傑作,整個基地周圍都被清理成了一個空曠平整開闊地,四周三公里範圍內都沒有任何遮蔽物。穿越者們不能在基地外提前展開隊形。
所有的參戰人員都擠在了基地裡,有點人已經登上載具,有得人在自己的載具旁待命。
第一進攻梯隊由一輛m1a2主戰坦克和一輛m2步兵戰車以及五輛m1126icv裝甲運兵車組成。他們的任務是從日軍陣中直接突破,沿途擊毀日軍重火力,穿插到日軍後方,配合第二梯隊對日軍形成包圍。
第二進攻梯隊由三輛LaV-25‘皮蘭哈’步戰車、兩輛悍馬車,兩輛m-aTVmaTV防地雷反伏擊車、三輛m35卡車以及一輛m1128mgs機動炮車和一輛輛m1127RV偵查車。唯一的一輛m1133meV野戰急救車跟隨第二梯隊。
兩個梯隊攻擊有作戰人員總計31o人,剩餘人員處兩個炮班在基地內操作迫擊炮外,全部留守基地。以防有潰散的日軍迂迴攻擊地基。
空中的北美野馬戰機正在盤旋監視整個戰場情況,實際上清軍的石門子阻擊陣地,距離穿越者預想的戰場直線距離不到十五公里。北美野馬oV-1od裝備的先進觀測和通訊裝置,完全可以輕鬆地掌控兩個戰場的情況。
現在第一進攻梯隊正常等空中偵查的報告,等待日軍的集結,只要日軍個部隊的距離拉得足夠近,他們就起突擊。
這也是不得已而為,按戰術常理應該是趁敵軍未集結時,起突擊,各個擊破敵軍部隊,這樣是最合理的。但是穿越者的部隊非常的畸形,作戰人員少,機械化程度高,重火力多。
假如按常規戰術進攻日軍,日軍在遭到重火力打擊後,其它部隊會先行撤退,反而不利於穿越者作戰意圖的實現。
而讓日軍集結起來,各部隊蝟集在一起,更容易達到重火力的傷害最大化。
日軍在復州大道上的這支部隊是第一師團的本部,由師團長山地元治和參謀長大寺安純指揮。在小池俊一昨日的的潰敗後,師團長帶領後續的部隊趕了上來。
小池俊一把昨天的遭遇戰描述成了一場敵人蓄謀已久的伏擊戰。當然,山地元治和大寺安純都在官面上採信了他這一說法。保全了他家族的名譽,不過小池俊一被安排回到了花園口登6點,準備搭乘運兵船返回日本,等待他的是前往預備役半退休生涯。
雖然在各種官方報告上維護了小池俊一的名譽,但是不論是大本營和第二軍指揮官大山岩大將都對這個紈絝子弟的指揮能力表示了質疑。
雖然他們還是採信了他的一些說法,認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