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春節序曲》響起,過年了!(第1/1 頁)
《春節序曲》,後現代的華夏人民必定耳熟能詳。 每次春節聯歡晚會開頭,就會響起這首曲子,只要聽到這個歡快的節奏,大家就知道,要過年了。 這是來自一千四百多年後的音樂,這個時代的人根本沒聽過。 但是不妨礙他們欣賞。 也許有彥祖會問,你把後現代的曲子放給唐朝人聽,確定不是雞同鴨講?他們能欣賞過來嗎?他們會認可嗎? 你還別說,如果是別的朝代,應該不會欣賞,但這是唐朝啊。 唐朝,作為一個對文化保持著極其開放和寬容的朝代,音樂發展是歷代巔峰。 唐朝皇帝對音樂的態度十分開明,沒有像漢武帝一樣,尊崇儒家以樂治國的政策,也沒有刻意的讓音樂揹負上教化老百姓的沉重負擔。 曾經有個典故,唐初宰相杜淹,曾以儒家傳統論調,告誡唐太宗李世民要謹慎治樂,勸其對音樂要保持一定程度上的關注和審查。 尤其要禁絕《玉樹後庭花》等前朝後主創造或喜愛的音樂,認為這些音樂不祥,是亡國之音。 你猜唐太宗李世民怎麼說?他認為,音樂與國家興亡沒有必然聯絡,主張讓藝術的歸藝術,政治歸政治,不能混為一談。 唐朝皇帝幾乎沒有一個不喜愛歌舞的,人家武則天還作過幾首宮廷曲子呢,唐玄宗更誇張,他甚至是宮廷教坊的總指揮,有事沒事就愛帶著一群樂工排練節目。 一國之君尚且如此,人民百姓又會如何呢? 宋真將一千四百年後的音樂在大唐還原,非但不會得到噓聲,反而大家都會覺得十分新奇。 音樂所傳達的情緒是互通的,無論經歷了多少年滄海桑田。 所有人都被《春節序曲》歡樂愉悅的節奏所感染,他們頓時覺得,這才是過年才應該聽的音樂。 這個節目,是宋真根據當年看的國家大劇院民樂《春節序曲》版本改編。 由於這個時代沒有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樂器,於是,他將音調較高的小提琴換作嗩吶,將音調低沉的大提琴換作箜篌。 而他的嗩吶,又是經過特別定製的。 唐朝的嗩吶比較簡單,只有一個簧片,於是宋真將其改造,增加成兩個簧片,同時增加了後現代的嗩吶“活芯”裝置,令其能奏出半音階、十二音體系,豐富了表現力。 別問為什麼能做出來?問就是專業+有錢。 錢不需要宋真出,全由會春坊自掏腰包。 臺上一共有五十名女樂伎,分成幾個區域,每種樂器基本上都有七八個樂伎負責。 之所以安排這麼多人,不是為了聲勢浩大,而是避免出錯。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加上排練時間短,很難表演出整齊劃一的震撼感,不出錯都算是謝天謝地了。 而且,曲子時間長,並且節奏快,宋真擔心女伎們體力不足,於是採用了輪換制。 二十多人同時演奏的盛大場面,讓會春坊所有客人都為之一振。 他們哪裡見識過這種場面? 有人頓時後悔,早知道就花500文進入內場了,豈不美哉? 然而,在嗩吶聲響起的一瞬間,內場票早就被洗劫一空,哪裡還輪得到他們? 哪怕是長孫嵐臨時增加了50個內場席位,依舊不能滿足需求。 《春節序曲》選自陝北秧歌的民間曲調而作,所以,他們對這首曲子的接受度還蠻高的。 隨著一陣重重的鑼鼓聲響,宋真不知不覺中,已經偷偷放下了嗩吶,更換成聲音清脆的笛子。 到了曲子的第二部分,主要是由笛子+二胡的演奏。 這段音樂,相比第一部分,沒有鑼鼓的振奮人心,更多的是和諧。 眾人彷彿看到了自己正揹著行囊,從遠方回家的迫不及待,又帶著些許緊張。 隨著琵琶的加入,節奏越來越歡快。 “到家了!終於到家了!”有人熱淚盈眶。 這是屬於華夏人特有的家鄉情結,每個人都感同身受。 有人抹了抹眼角,哭訴道:“嗚嗚嗚,何時我才能與呂四娘共度春節啊?” “呂四娘不是來了嗎?你怎麼不去找她?” “找了,她只回了一個字。” “什麼字?” “滾。” “......” 不知何時,宋真又換上了聲調比笛稍微低沉的簫。 這是屬於宋真的獨奏時間。 悠揚且帶著溫暖的簫聲響起,大家彷彿看到了一家人團聚在飯桌前,有說有笑的吃著年夜飯。 這下好了,原本沒哭的觀眾,在這一段全都哭了。 在場的,實際上有不少是離家遊子,古代車馬慢,路途遙遠,許多人沒有機會在每個節日都回家團聚。 “嗚嗚嗚,我想家了。”有一位書生哭得很厲害。 他擦了擦眼角,忍不住原地賦詩一首:“元日驚聞春序曲,上元更想舊家居。可憐不似南飛雁,少壯幾時踏歸途?” ...... 第三部分輕緩中又帶著絲絲懷念的節奏,讓不少人情緒難繃。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