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面壁計劃(第1/2 頁)
天行社的聶川團隊現在其實只是以天行社作為吸收人才的平臺,而團隊則是獨立的工作室,透過了正規的註冊,所以可以接公司的外包專案,走正常的軟體工業生產流程,也就是說,團隊其實是個在校大學生成立的公司了,科大其實沒有調查工作室專案的權力,嚴格來說,天行社其實可以對抗科大審查。
只是考慮到和校方的關係,以及此事帶來的影響力,還有天行社欲以科大為平臺的可持續發展,程燃沒有阻止校方對天行社獨立工作室的審查。
而其實那些合同也不存在保密的必要,都是CQ和聯眾,還有錄屬伏龍的機構發來的一些練手外包,甲方其實就是程燃,當然不會追究工作室的責任。
只是聶川電話裡提到了老三。天行社獨立工作室成立之初的八個人,都以加入的順序代號相稱。
老三是團隊裡第三個加入的人,叫做鄭興,鄭興是科大研究生,但專業並不是晶片設計,可以說最初時根本一竅不通,不過天行社的成立並不是要尋找相關專業領域的人才,這種事掛個招聘廣告,豈不是更精準更快?
相關領域的成就不是說你是這個專業,你就有天生優勢的,晶片領域不是這樣的定式,有天然太多的需要更新和探索的內容,這不是死守著學校教授的基礎知識,就能去闖天下的領域。
同樣一件事,在有天賦和沒天賦的人面前,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沒天賦的專業學了好幾年,未必極得上有天賦的拿書看個三個月所得到的啟發,後者的思維更不受束縛,更活躍,這是一個考校思維和演算法的領域,需要天生敏銳和嗅覺的獵犬。
天行社核心團隊是要找到那些哪怕不懂得相關知識,但卻可以快速學習,並且用之能戰的這類人才。
縱觀IT領域,真正是一個卓越的大神,能夠讓一百個平庸者坐星際火箭都比不上。這些人都是推動著這個世界改變的上帝奇點之一。
譬如C語言之父的丹尼斯·裡奇,本來是哈佛大學應用數學研究生,結果腦筋一轉著迷於計算機,然後鬼使神差開發了C語言,這還不夠,還和另一個大神肯·湯普遜發展了Unix作業系統,因為錯過商業機遇,兩人只能在80年代金礦當銅礦賣的將Unix授權給企業收取了4億多美金。然後裡奇還順便參與發展了Unix和C語言的後繼軟體:Plan9和Inferno作業系統以及Limbo語言。C語言就這麼成為現代程式語言革命的起點,程式設計語言發展史的一個里程碑,在系統程式設計、嵌入式程式設計等領域佔據著牢牢的統治地位。
同樣,21歲的芬蘭大學生李納斯·託瓦茲,在學生宿舍裡寫了一個作業系統的核心——Linux,然後公佈於眾,吸引了成千上萬程式設計師為之增補,修改傳播。這種利用個人時間及器材創造出了這套當今全球最流行的作業系統核心之一,使自由軟體從產業思想運動演變成為市場商業運動,從此改變了軟體產業,乃至IT產業面貌的行為,如何惹得起?
除此之外,一人之力迫使IBM改變PC戰略的斯蒂芬·沃茲尼克。Windows圖形使用者介面之父阿倫·凱……此類種種大神,都是以一己之力推動世界的奇點。
程燃知道聶川聶雲也是這樣的奇點之一,這個老三鄭興,也隱隱展現這種天賦。
對晶片設計一竅不通,但是學習能力驚人,P.R.Gray的英文原版書籍《AnalysisandDesignofAnalogIntegratedCircuits》日夜不停翻看,再加上程燃跟伏龍南州辦事處打過招呼,鄭興可以前往參觀和硬體工程師瞭解電路系統設計原理,瞭解準備做晶片的外圍周邊各種特性,厚膜電路工作原理等等,加入天行社的一個半月後,他就已經開始做伏龍南州辦事處的使用者電路系統部門丟過來的厚膜電路改進設計和模擬工作了。
當然這個過程中,獨立工作室呼叫了大量資源,伏龍和國外接軌的最新教材,IEEE期刊等最新發表的文章,ARM的資料資訊,在獨立工作室,只要你需要,可以立即取用到,哪怕是國內沒有的期刊文獻,除非敏感物件,走伏龍渠道,伏龍海外部門能夠在五天之內和國內聯動送達科大。
這其實也是獨立工作室能吸引到一些個人的重要原因。
給程燃打工,不光可以拿到錢,還能得到定製的文獻資源,實踐平臺,直接和社會商業需求接軌。
當然,關於獨立工作室的這些科大沒有的資料,顯然也在這通審查中,會被陳越所看到。
陳越會明白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