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那只是略顯不同的起始(第1/4 頁)
暑假裡,省狀元張榜出來之後,程燃給以前山海的班主任譚慶川打了個電話。
聽說譚慶川打倒了王奇,就在年級上頗有威名,成了高三年級的一哥,山海本就小,現在提及譚慶川,無人不知。
可就是這位山海教學界的“譚一哥”,面對曾經自己的學生,如今的一位正兒八經的省狀元的謝師電話,激動之餘在電話那頭表現得是略微侷促,甚至有些時候是找不到話題的尷尬只剩客套的噓寒問暖。
其實也情有可原,面對一位以往教學生涯裡從未見過的省狀元,譚慶川也是第一次,而所有的第一次也就意味著沒有經驗,會緊張和拘謹,以往的師道威嚴,也擺不出來了。
回顧山海時的事情,是欷歔不已,譚慶川提到一中轉學到十中的幾個人,姜紅芍,程燃,楊夏,都很不錯。楊夏被清華錄取,姜紅芍也有各種訊息傳來她去了倫敦大學學院讀預科。
聽譚慶川說據說一中校方高層在討論時有人提議把三人都製作“熱烈慶祝我校前某某同學考取清華奪得省狀元”之類的橫幅,只是山海一中有自己的清高,校長說雖然曾經是我們的學生,但畢竟已經去了別的學校,接受的是別人的培養,這樣和蹭人家榮譽有什麼區別,雖然不乏有學校這樣往自己臉上貼金,但歷來是山海國重的一中是有自己骨氣的,再說了,本校也不是沒有學生上清華嘛。
山海一中今年一位清華一位北大,上清華的宋時秋,理科成績659分,超過清華川省655的錄取分數線,被清華生物工程系錄取。成為山海一中掛上的紅榜橫幅內容。
“是他啊,老對手了。”程燃從譚慶川口中得知這些的時候笑道。
“相比起來,你的703分傲視全省,還是你們十中厲害……還是你厲害啊。”譚慶川感慨。
“可你……為什麼會選擇中南科大啊……”
這件事已經傳開了,甚至都上了新聞。作為川省理科狀元的這個行事究竟理智還是不理智掀起了外界很大的爭議和討論,說什麼的都有,有表示支援的,有認為專業比學校更重要,也有人表示這可能是眼界的問題,有些農村家庭出身的孩子,你沒有辦法要求他們看到更遠的事物,沒有意識到圈子的重要性。
程燃家沒有接受採訪,也幸好是在這個時代,蓉城主要的報道媒體都有程飛揚透過關係打了招呼,也就沒有深挖這位省狀元的家庭背景,同時外界引述這條新聞,基本上也就是參考當地主要媒體的報道,就是個轉發的形式。若是在全民自媒體的後世,程燃家庭恐怕會給挖出更多底細。
程燃道,“我還記得當初轉學十中的時候,你曾送了我一句話。你說讀書應志在聖賢,非徒科第。有朝一日從事業,戴翎冠,負肩章。要心存家國,豈計身寒。這句話……我一直都還記著。”
譚慶川的聲音在那邊斂了好半晌後,有些微哽發澀回應,“你記得就好,記得就好……記得這些,去哪,也都是一樣了。唉……”
其實哪又會有人知道,這位在小城市教了一輩子書的教師,會因為省狀元的前學生還記得電話過來謝師的這樣一番話而在角落紅了雙眼。
……
假期之中,藍點團隊仍然扛著美國股市的大跌,程燃偶爾會過去表達一下關切,雖然已經拋售了手上的藍點股份,但藍點現在過冬的儲備糧和業務,百分之八十全靠伏龍在支撐,所以程燃也不是外人。一方面是對於程燃極早套現脫離納斯達克大跌漩渦運氣的感慨,另一方面眾人也能看到,藍點團隊現在還有資金可以維持,也是因為程燃的幫襯。
當初程燃套現的時候藍點股價都能到三十美元了。而現在藍點股價在六美元,如果不是因為有伏龍的業務量作為支撐,這個數字還會更慘。
藍點團隊內部早沒有了那股美國上市財富夢的衝勁,他們見證了泡沫褪去後滿地的屍骨,才明白夢想是天真的。沒人買藍點的股票,掛在美國三板市場的股票幾乎已經是喪失流動性的一潭死水,現在發生在美國股市的災難清楚無誤的告訴他們,他們一度可能距離億萬富翁一步之差,現在卻是天淵之隔,未來藍點能不倒閉,就是現在的最大的目標了,想要艱難的活著,就只能拼盡全力去做事,對此程燃也只能表示安慰。
和藍點的整體失落相比,CQ卻是另一番局面,擁有靈域現金奶牛的CQ並不擔心與日俱增的伺服器資金開銷,另一方面,李明石率領的CQ團隊在6月和聯通公司達成了協議,在蓉城和粵城的聯通公司“移動新生活“服務首批推出張STK卡中,嵌入了“移動CQ“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