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平靜的時光(第1/3 頁)
自姜紅芍離開南州,時間流轉,2000年就這麼過去了,零一年的春季,科大放了寒假,程燃回了蓉城。
程燃和藍點團隊方面進行了接洽,與鄧玉他們見了面,現在的藍點瀕臨絕境,美國方面殼公司的股價跌到了慘烈的0.1美分,在整體衰落的大趨勢下,等於已經是白菜價了,程燃是他們最後的救命稻草,經過一番議價過後,決定以成立新公司的方式進行股權再分配,程燃用象徵性的一百五十萬出資持有新藍點百分之七十的股份,藍點四人團隊則用手上老藍點的股份,以股權出資的形式得到新藍點百分之三十。而美國方面的殼公司本身以前就是反向收購控制的股份,現在殼公司已經不值錢,就無關緊要了。
程燃再做出了一番藍點這家公司還是未來大有前景和希望的勉勵。
對於藍點科技方面對這個結果不是不能接受,因為在此之前,說實話藍點連番戰略失誤,已經快撐不下去了。
藍點從成立的第一天起,目標就是做嵌入式的作業系統,而不是走的linux最廣泛應用的伺服器領域,希望把嵌入式應用在車行裝置上面,然而實際是根本沒有裝機量的支援,導致這條路算是越走越窄,最初時還有伏龍的訂單支撐,業績好看,所以美國上市股價一度高企。然而等來自伏龍的訂單消耗完,再沒有相關的出路,業務就肉眼可見的急劇萎靡。
等那個時候反應過來藍點團隊才轉向伺服器,結果高階伺服器市場一年也就兩三萬臺的量,先不說藍點這方面的市場攻堅能力極為欠缺,而且在關鍵業務領域,也沒有了藍點linux的立足空間。
再加上IT泡沫,沒法從資本市場拿到錢,藍點嵌入式開發急劇耗錢,伺服器領域又屬於空轉,雙線作戰導致直接耗空了藍點,團隊四人甚至把以前積攢下來的錢,都投入了進去,現在幾乎資金見罄。原來的藍點至此,也算走到了盡頭。
四人以手中原藍點的股權出資,股份入股新公司,程燃一百五十萬拿下新藍點70%股份,給他們留了30%,已經是留下了足夠的情義,這讓四人感動不已。因為在此之前,一家公司開價一百萬收購藍點,給他們留百分之十,都算觸及了四人的那條線。
在蓉城難得春季的一場碧藍天空下,於天行道館四樓的一個露天平臺喝咖啡,程燃的面前依次排開坐著鄧玉,江凌,廖苗,康銘藍點核心四人組。
這四人放藍點剛上市那會的名氣,大概隨便進入一個大學宣講都會人滿為患,但現在很明顯都彗星般墜落,那一段時期報紙報道倒是掀起一時風浪,而在光環褪去過後,恐怕現在只有業內知道四人曾經一度接近過輝煌,而如今則是狼狽不堪。
程燃看了四人一眼,道,“我在科大主持一個實驗室,開發處理器的,目前正在微結構的攻堅之中,這個出結構的週期大概是一到兩年時間,分幾個系列,分明有低功耗嵌入式的晶片,進入工業應用和消費級民間應用。也會有CPU晶片,甚至根據科大的關係,還可能拿到軍方的訂單,未來更大有廣闊前景,所以我給你們30%的股份,一起發展。”
鄧玉幾個人還能說什麼,在藍點最初起步的時候,是程燃扶持了他們,甚至還動用了伏龍的訂單拉高股價,而且當初私募退場的時候也問過他們,要不要跑一點,可以給他們通道,結果是他們抑制不住人性的貪婪,沒有同意。眼睜睜看著程燃套現離場,而他們則經歷了那場浩蕩雪崩。
接下來在藍點即將走投無路,還是程燃進入,幫助他們再指明瞭一條路。
江凌感慨,“小程總,你可真是一盞明燈!”
“少拍馬屁,多幹活。”程燃擺手,在眾人笑聲中,道,“我透露這些,其實也意味著你們的前路任重道遠。我給藍點的任務是兩套戰略,一套是開發基於移動端的CPU作業系統,一套是開發嵌入式作業系統,軟體生態不必擔心,晶片是基於ARM架構的,成熟之後,完全可以支援現在大部分最佳化成熟的各類軟體。”
鄧玉訝異,“基於ARM架構的晶片?我還從未見過咱們也能有?科大真是神通廣大!怎麼來的?”
這話太不講究了。鄧玉果然還是一個典型的技術狂魔,其他方面就不過爾爾了,四人中最是符合軍師這個角色的廖苗在旁邊只能暗暗搖頭補救,“要涉及洩密的話,小程總點到即止就是。只是到時候和咱們對接的,可真要讓我親手摸一摸……”
四人是睜大著眼睛,科大居然可以進行arm架構的晶片研發,這是發生什麼事了?而且其中的關鍵詞是“微架構”,意味著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