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煉神術(第1/2 頁)
道明老道長指著靠門的一個書架說道:“這個書架裡的書是我們上清宮,包括我們崛山歷代方丈的修道感悟,將來我也會把我自己的修道感悟寫成冊放在這裡。” 隨後又指著另一個書架說道:“這裡儲存的是國內有名的道家典籍孤本,是由我們歷代方丈從國內收集到的,可以說費了很大的心思。” 說完又指著最後一個書架說:“這裡頭儲存的書最少,最珍貴的一本是張天師親自撰寫的道經,據說傳到今天有一千八九百年了,這個具體真與假老道不好說……。” 一千八九百年前屬於東漢時代,那時候還沒有紙張,一些典籍是如何儲存到現在的,所以很多人持懷疑態度,透過玻璃櫃門可以看到裡邊有一本顏色幾乎泛黑的古樸書籍,被放在一個透明的盒子裡。 道明老道長從小桌底下拿出兩雙棉質手套,遞給嚴文斌一雙,有些書籍腐化的太嚴重了,人的雙手會出汗,會讓這些古籍發生黴變,所以必須戴棉質手套翻看。 除了棉質手套之外,還從桌子底下拿出一個竹製的籤子,用這個竹籤來翻動書頁。 道明老道長從第二個書架裡拿出一本看不出年代的古籍,封皮的字都剝落了很多,但隱隱的能看到三個大字道德經。 “這是老道我最喜歡的老子的道德經,據說是明末的翻印本,現在國內應該不會超過兩本的存世,道友不妨先看看。” 嚴文斌小心的雙手接過這本滿是歷史的道德經,然後盤坐在小桌前,用竹籤小心的翻起來第一頁。 這道德經還是嚴文斌第一次看,且還是流傳了幾百年的孤本,由於年代久遠,很多墨跡都掉色了,也有些書頁出現了破損,每翻一頁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對它造成二次的損傷。 嚴文斌整整一上午時間都在研讀這本道德經,不愧是傳說中的人物留下來的鉅作,讀一遍是一遍的感覺,再讀一遍又是另一種發現,縱然是他自己修了仙,對大道有一點點的感悟,但仍然從道德經中有了新的認知。 嚴文斌現在的記憶力是非常好的,幾乎能做到過目不忘,修仙不僅是對自己機體的一種提升,也是對自己大腦的一種開發,過目不忘只是修仙之人很正常的一個能力。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嚴文斌基本上都是在藏經閣度過的,他這也是有選擇性的來看,只選自己感興趣的,當然最關鍵的張天師的那本道經要放在最後來看。 這兩天道明老道長几乎是與他全程陪同,第一呢可能也是不放心獨自留下嚴文斌看這些珍藏的典籍,第二也是可以與嚴文斌在看典籍的過程當中探討一些問題,這對他收穫頗多。 畢竟嚴文斌不是普通人,對普通人看來虛無縹緲的東西,他卻有實實在在的認知。 最後一天的下午,道明老道長特別慎重的把最後一個書架開啟,把那一個透明的書盒子小心翼翼的捧了出來。 在裡面裝的就是據傳是張天師親筆留下的道經,看書的外表確實是非常古樸,總共可能就是二十幾頁厚。 封皮上字跡已模糊不可見,隱隱約約能看到張道陵三個字,嚴文斌雖然還沒上手去摸,但是透過觀察就知道這不是普通紙張製作的書籍,好像是用一種皮做的,不知道是哪一種動物的皮,把它撐到極為薄的程度,然後裁剪裝訂成書籍的,怪不得可以保留上千年而不腐。 對於這本重中之重的書籍,嚴文斌就沒有親自上手去翻,而是由道明老道長親自一頁一頁的去翻給他看。 整體看下來說是道經,倒不如說是張天師的一本自傳,整體文字還是繁體字為主,而且也不是現代的白話版,往往一句話代表的幾個意思,所以嚴文斌看起來就非常的困難。 不過他還是從字裡行間知道了一些他所不知道的秘密,比如說其中有一段話記載的“破虛至崑崙域,見扶桑,登昇仙臺而至三十三天”等文字。 三十三天他知道,這是對所有仙界的一種統稱,只有修煉成仙的,哪怕是成就地仙以上的也能去往,那扶桑應該是傳說中的扶桑古樹了,至於崑崙域山海經中早有記載,此崑崙非彼崑崙,真正的崑崙在哪裡,現代人不得而知。 從這些文字當中也可以佐證出張天師確實功德圓滿,去往了仙界位列仙班,俗稱的白日飛昇了,當然去往了仙界不代表不能回來,也是可以下界的。 道明老道長翻的很慢,嚴文斌看得也很仔細,當翻到最後一頁只剩尾端封皮的時候他基本上把所記載的內容都記了下來。 當然嚴文斌對製作成典籍的這種材質也比較感興趣,想用神識感應一下,是否也是一種妖類的皮呢? 神識輕輕掃視了一下,沒有感應到任何靈氣,說明這不是妖類的皮,但也絕對不是普通動物的皮子,不過這一下又有了新的發現。 最後一頁也就是封皮頁居然還是夾層的,中間夾的一張更為輕薄的類似絲織物的東西,上邊記載了短短十幾行字,大約有七八十字的樣子。 嚴文斌心下雖有些驚訝,卻依然面不改色,只是抓緊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