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阻擊戰(第1/2 頁)
這一幫人有的帶著凳子,有的甚至搭的帳篷,就在駿生藥店門店門口排上了隊。 這離開售還有不到十天時間的,就有省外的患者請了跑腿的人專門提前排隊,生怕數量不夠再沒買上自己的救命藥。 駿生醫藥這邊中藥廠也是開足馬力,人歇機器不歇,三班倒的工人沒白天沒黑夜的生產四味延壽膠囊,爭取能早一天上市。 駿生醫藥的平價藥房自從進入省城市場之後就猶如一匹黑馬一樣,打破了整個醫藥市場的平靜,其最關鍵的是打破了所有藥店同行預設的價格體系。 別看各個頭部連鎖藥店從來沒有因為價格問題制定過攻守同盟,但零售價從來都好像是統一的一般,只有越高沒有最低,你去任何一家店裡頭購買藥品價格都差不多。 不過藥店是屬於一個高投入的行業,單單就說藥店的營業面積就有要求,低於八十平米醫保都辦不了。 而且各個頭部連鎖的門店選擇的都是位置最好的,都是精裝修,一個店配4~6個人,三班倒是很正常的,更別說還有執業藥師駐店。 房租人工亂七八糟加起來才是最大的投入,其實藥品的成本反而沒多少,而且藥店的進店客流量又不會像超市買生活用品那麼頻繁。 客流量少自然想要把費用掙出來就只能提高價格了,還有就是進店客戶的客單量也要想辦法提升,這是每個進店的患者或購藥者最詬病的一個毛病。 反觀駿生醫藥就把這方面壓縮的比較好,每一家店都是自有的房產,這也算一種變相的投資吧。 除了房產有可能增值之外,藥店的房租這是最大頭的就可以省下來了,省下來的就可以把藥品的零售價降下來。 至於人工每個店配一個執業藥師,這是國家規定的,剩下最多配三個店員,分上下兩班倒。 駿生醫藥藥店的所有員工是沒有藥品提成的,直接給的就是高工資,最多就是完成月銷售任務之後有一些獎金罷了,總體來說在人員方面的費用支出是駿生醫藥最大的。 因為四味延壽膠囊即將開售,所以最近一段時間駿生醫藥旗下的所有藥店人流量突然暴增。 患者就那麼多,你家人多了別人家就少了,同樣一條街上緊挨著的兩家藥店,駿生醫藥是人流不息,另一家店是寥寥無幾,換了你是公司的高層,你會怎麼辦? 對於破壞行業規則的駿生醫藥,其他幾家頭部的藥店連鎖氣的牙癢癢,私底下也開始串聯了,不是準備和駿生醫藥打價格戰,而是從源頭上想要卡住他們。 比如說幾家連鎖藥房一起發文給一些知名的企業藥廠,讓他們停止給駿生醫藥供貨,或者是讓駿生醫藥把零售價調到指定價格。 這是第一個手段,還有第二個手段就是一起施壓讓省城的所有醫藥批發企業不能向駿生醫藥供貨。 一般藥店銷售的藥品來源主要分為兩大型別,一種是普通藥品,簡稱普藥,主要還是各個批發企業來給藥店供貨。 駿生醫藥旗下的批發企業也是以普藥為主的批發企業,自家藥店的普藥就是自家公司配送的。 普藥的種類非常多,幾千上萬種,每一家批發企業都不可能做全,所以各個批發企業之間就存在互相調撥貨物的情況。 如果其他醫藥企業不給駿生醫藥做調撥的話,確實會影響整體的銷售。 另外還有一種是廠家直供貨,就像精正集團他們旗下幾百個產品就是廠家直供的模式。 廠家直供就是在每個省找一個代理商,或者是自家的省級業務經理,然後再發展二級三級代理。 每一級的代理商或每一級的業務員,直接去藥店推銷這家企業生產的產品,這型別的產品是嚴格控制銷售渠道的,又叫控銷產品。 控銷的產品只會在當地找一家批發銷售企業作為出票方,所有產品不會給其他企業流通銷售,主打一個控價模式。 如果把所有廠家直供的產品也掐掉,那麼藥店陳列的三分之一藥品就會消失,對藥店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對於直供的廠家來說,給駿生醫藥供貨確實比較兩難,第一是他家的價格賣的太低,根本達不到廠家控銷的統一價格。 就這一條就應該把貨掐斷,但是駿生藥店零售的量確實比較大,這一點又讓他們捨不得放棄,這就造成了兩頭為難。 現在再加上其他一些巨無霸的連鎖一起發難,短時間之內就有一二十個生產企業宣佈停止給駿生醫藥供貨了。 相比較起廠家直供控銷產品來說,普藥就不是那麼管控的嚴了,省內企業不給供貨,還可以從全國各省數千家企業採購。 作為流通的藥品來說你不賣別家會賣,這個是完全管控不住的,無非是運輸成本高了一點,也無傷大雅。 所以最近幾天駿生藥店內很多廠家直供貨都陸續的下架了,多少有一些損失吧,但是基本盤還是能維持住。 現在駿生醫藥是王淵負責的,旗下連鎖藥店負責人是王淵最早招的一批銷售經理之一,名叫秦衛東,今年才二十五,非常年輕的一個小夥子。 秦衛東是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