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陛下會不會拍著我們的肩膀說:辛苦了?(第1/2 頁)
虎牢關內,議事堂。 蘇秦開始勸降虎牢關守將陳江海,並且以他體恤將士為切入點。 聽到蘇秦的話,陳江海有些心動,但是為臣者忠的思想,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改變的。 不過,當陳江海掃視堂內將領,看到他們閃爍著光芒的眼神後,他的內心咯噔一下。 這時候,將一切看在眼中的蘇秦繼續道:“陳將軍,你們若是選擇愚忠,為了一個黑暗的大梁死守虎牢關,那我軍就只能強攻了。我軍上下尊重敵人,所以一定會全力進攻,不死不休。” “至於最後的結果…” “蘇某隻希望,如果諸位將軍敗了,大梁朝廷可以體恤你們的不容易,體恤你們的堅守,體恤你們的英勇禦敵,而不是把丟失虎牢關的罪責怪罪到你們頭上,讓你們成為罪人。” 這番話說得真摯,立即觸動了陳江海。 陳江海忍不住的想,如果他真的敗了,陛下會怪罪他,還是拍著他的肩膀對他說:辛苦你們了。 很快,陳江海晃了晃腦袋,不敢去想。 這時候, 蘇秦又道:“蘇某要說的話都說了,陳將軍是留下蘇某,還是送蘇某離開?” 陳江海沒有扣留蘇秦,立即派人把蘇秦送出了城。 蘇秦走後,屋內眾人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說話。 蘇秦返回大營,見到了韓信。 “情況如何?”韓信問道。 蘇秦笑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風來了,陳江海自會歸降。還請韓將軍多等幾日了。” “哈哈哈…只要能兵不見血刃拿下虎牢關,多等幾日又如何?”韓信大笑道。 接下來幾日,韓信大軍按兵不動,虎牢關上下人心浮動。 第四日的時候,一道旨意送入虎牢關,陳江海率領眾將領旨。 聽說來旨意了,本來還想投敵的陳江海立即穩住了心思,朝廷沒有忘記他,沒有遺棄虎牢關,他是大梁的臣子,要為大梁浴血奮戰到最後一刻。 等領完旨,得好好敲打全關上下,讓浮動的軍心靜下來,好好禦敵。 誰知,當旨意念出後,陳江海如墜冰窟,整個人愣住了。 旨意是監國的太子密發,太子告訴陳江海,不惜代價也要守住虎牢關,若是丟失虎牢關,必定其大罪,麾下將士逐個問責! 這哪是鼓勵、重視、託付重任的旨意,這明明是威脅、警告的旨意。 這一刻,陳江海的內心是那麼悲痛。 這時候,蘇秦的話在他腦海中回想: “希望大梁朝廷可以體恤你們的不容易!體恤你們的堅守!體恤你們的英勇禦敵!而不是把丟失虎牢關的罪責怪罪到你們頭上,讓你們成為罪人!” 隨後, 內官將旨意交給了陳江海。 其實就連內官都詫異,太子殿下提醒陳江海堅守虎牢關無可厚非,但言語不必如此犀利才對,如此犀利,很可能弄巧成拙啊。 但他小小內官,不敢多問,立即告退離開。而就在內官離開虎牢關後,半路就被人擊殺,此乃後話,不多贅述。 傳旨內官離開後,眾將士義憤填膺,紛紛叫嚷: “欺人太甚!隻字不提增援的事,竟然還讓我們死守,守不住,還定我們的罪!簡直太寒人心了!” “何止是寒人心,簡直不把我們的性命當命!” “還不如反了呢,最起碼燕王把我們當人!” “沒錯!” “將軍,你發話嗎?弟兄們的性命都在你的手裡,都聽你的?” “…” 眾人叫嚷中,開始向陳江海逼宮。 陳江海深吸一口氣,沉聲說道:“既然朝廷不仁不義,那就別怪我們不忠了,整頓兵馬,隨我出關投誠!” “好嘞!”眾將士大喜,連忙去安排。 就這樣,陳江海開啟了城門,率兵投誠。 面對陳江海的投誠,韓信大喜,熱烈歡迎虎牢關的將士,隨後宰羊殺豬,慶祝此事。 … 次日,虎牢關歸降的訊息就傳到了洛州城。 凌寧對此並不意外,為什麼派蘇秦前去,自然就是為了勸降。 而隨著虎牢關的收入囊中,接下來,就可以進一步軍事調整了。 韓信的中路大軍繼續攻打函谷關。 此次攻打洛州城雖然死傷不少,但加起來歸降的兵力,中路大軍人數不減反增,達到了二十五萬。 韓信將率領二十五萬大軍,攻打函谷關,兵臨大梁京都。 張遼和徐晃的西路大軍有八萬兵力,他們的任務是渡過洛水,往南繼續打,沿途佔領各州各縣,一直打到南江。 南江是一條奔湧的大江,類似於華夏的長江,連綿數千裡。也是大梁國和南詔國的分界線。 岳飛的東路大軍兵力已經擴充到了二十二萬。 岳飛的任務是從徐州出發,往南,也是打到南江,然後和張遼的大軍匯合,將大梁國江南區域盡數佔領。 江南區域乃水鄉之地,沒有駐紮太多兵力,對岳飛和張遼他們而言,大軍所過,各地城池會開門迎接。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大梁國在南江上駐紮的八萬水軍。 這八萬水軍是對付南詔國的,凌寧手中沒有水軍,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招降這八萬水軍,所以凌寧已經安排蘇秦,提前去南江準備了。 再加上陳江海的三萬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