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滅掉了大陳,接下來就是匈奴!(第1/2 頁)
楚王耶律光坐鎮間州後,仔細分析了凌寧一方的優缺點後,制定了一個大戰略,那就是打持久戰! 首先,凌寧大軍是入侵方,所有物資都是靠補給,一旦補給斷了,對方便陷入被動。所以打持久戰,可以消耗凌寧大軍的物資,並讓凌寧大軍的補給缺點暴露出來。 其次,打持久戰,也是拖延時間,讓大趙國、南詔國更好的攻打大梁。一旦大趙國和南詔國在攻打大梁上勢如破竹,凌寧的大軍只能退回大梁國。 所以拓跋山謹記楚王的號令,他領兵駐守於明州,就是為了打持久戰。他不會死守明州城,而是要拖住白起大軍 。 一旦明州城破,拓跋山就會果斷撤離,逃到周邊縣城,繼續糾纏白起大軍。 此乃你攻我退,你停我擾。 不得不說,這個戰法很折騰人。 打不過就跑,跑到周邊繼續騷擾。 的確,對大陳國而言,打持久戰是最合適的辦法。 白起也看出了拓跋山的用意,於是派兵圍住了明州城的三面,只空出北城門。 不過, 白起只圍卻不打,而是派兵掃蕩明州境內的縣城。那些縣城內沒有什麼駐兵,只有民兵,面對大梁兵馬,只能乖乖開啟城門。 但正如賈懷英推測的那般,大陳國的百姓對凌寧大軍充滿了敵視,一旦有機會,這些百姓肯定不安分。 所以賈懷英的三計開始執行。 有的大陳國百姓愛國,敵視凌寧大軍,也有大陳國百姓不愛國,為了榮華富貴,可以背叛大陳。 半個月不到,各縣就拉起了“同盟軍”,開始利用大陳國百姓控制大陳國百姓。 再加上第二計和第三計,只需要派幾百人的隊伍,就能控制整個縣。 而包圍明州城的這小半月,白起始終沒有下令攻城,而是派人潛入其中,放火燒城,並在城中水井內下毒。 直到明州城內民心動盪,君心不定時,白起才下令攻城。 現在在攻城,那就容易了。 只用一天,拓跋山便捨棄明州城,領兵逃了。 不過拓跋山卻覺得值了,因為他拖延了白起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 另一邊的東路大軍。 張遼和徐晃兵分兩路,包抄第一個目標石州。 兩人的作戰計劃和白起不謀而合,先拿下地方各縣,然後再去攻打州城,所以當白起拿下明州的時候,張遼和徐晃大軍也拿下了石州。 至於韓信的西路大軍,他是直撲懷州。 地圖 韓信假意攻打懷州,實際上,只派很少的兵馬包圍懷州,然後領兵北上,直撲凌州東南處。 楚王在凌州駐兵四萬,在賈州駐兵四萬,在凌州和賈州之間一個叫“陵山道”的位置駐兵三萬。 韓信直撲凌州,似乎是要打凌州,從而撕開大陳國防線的一角,楚王自然不會讓韓信如願。 所以楚王立即派陵山道的三萬兵馬,還有懷州城內的一萬兵馬,三面包抄韓信的大軍。 可惜,他們面對的敵人可是韓信啊。 韓信領兵,向來神秘,因為你不知道他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看似韓信要打凌州,實際上當楚王耶律光調兵準備包抄時,韓信的另一支五萬大軍攻打懷州東面的潁州。 並且,韓信的率領的主力也不攻凌州,反而攻向懷州。 當時間進入三月,韓信擊敗懷州兵馬,拿下了懷州。 另一路兵馬也拿下了潁州。 一個多月,連丟四州,雖然都在陳皇的預料之中,但是還是覺得速度太快了。 接下來, 韓信、白起和張遼的大軍開始緩慢且穩步的往北推進。 … 程昱跋山涉水,又找了一群匈奴商人引路,終於來到了匈奴王庭。 這次冬天過於嚴寒,很多匈奴部落損失慘重,所以為了生存,南下搶掠就是一條生路,對匈奴人而言,富饒的大陳國就是自己的糧倉。 明知匈奴會南掠,程昱為何還要來匈奴王庭呢?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為匈奴南掠的力度不同。 程昱不來遊說冒頓單于,那麼匈奴的南掠可能只是搶糧食,搶了就走。此舉會給大陳國製造麻煩,但麻煩有限。 但如若匈奴大軍加大搶掠的力度,不僅搶糧,還要搶佔地盤的話,那麼大陳國就得出兵迎戰,從而分散大陳國的注意力。 所以程昱要親自來突厥王庭。 來到後,程昱沒有立即現身,而是觀察好幾日,摸清楚了這位冒頓可汗的性格後,才主動露面,求見冒頓。 冒頓身高八尺,膘肥體壯,面容粗獷。 聽說大梁燕王派人前來,冒頓明顯愣了一下,而後,他便猜出了凌寧的意圖,讓人把程昱帶了進來。 冒頓打量著程昱,問道:“燕王派你前來,所為何事啊?” 程昱笑道:“我王知道匈奴缺糧,讓我來送糧!” “送糧?糧食在哪裡?”冒頓問道。 程昱指著南方,說道:“大陳境內沃土數千裡,都是糧啊。” 冒頓譏笑道:“燕王好算計,他想利用本單于攻打大陳,替他分擔兵力?” 程昱搖了搖頭,道:“單于說笑了,就算匈奴不攻打大陳,大陳國的半數多兵力也得駐守在北部邊線,不敢調動,自然也就談不上分擔兵力這件事。” 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