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朕要南逃,太子留下禦敵(第1/2 頁)
冰雹帶來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眾所周知,尋常冰雹最多也就半個小時,多數時間更短,只有幾分鐘。那麼下六個小時的冰雹,會是什麼後果? 以前的凌寧沒想過,但這一次,他知道了。 簡直太血腥了。 別管房屋有多堅固,在六個小時冰雹的轟擊下,所有的房屋都變的千瘡百孔,地面上堆積著厚厚的冰雹,足足好幾米之高,無數人被冰雹活埋,整個函谷關成為了人間煉獄。 凌寧的系統內不斷響起擊殺聲。 傍晚時分,冰雹結束,擊殺聲停在了七萬八千六百三十二人。 整個函谷關有十萬大軍,也就是說,近乎八成的人,都死在了這場慘無人道的冰雹中。 韓信命令五千精兵爬上了函谷關,根本沒有人抵禦,因為幾乎看不到活人了。 站在城牆上,眺望函谷關內部,已經被冰雹覆蓋,宛若人間煉獄。 凌寧還是小覷自然災害卡的可怕了,只用了一張卡,就造成如此巨大的傷害。 “有傷天和啊。” 凌寧忍不住發出感慨,心中卻想不傷本王就行,期盼著能抽中更多的自然災害卡。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韓信命令大軍陸續前來,接管函谷關,關中的冰雹也不用處理,溫度高,兩三天就化了,不過屍體的處置是個大工程,這些屍體死狀慘烈,很多人被砸的腦漿迸濺。 同時,處理屍體的將士們也發現了李滄裕。 李滄裕竟然沒死! 他身穿甲冑,有效抵擋了冰雹的襲擊,不過冰雹太多,將他活埋。而冰雹之間有空隙,又不至於讓他窒息,所以他沒死。 但餓了三天,又是冰雹融化的低溫影響,已經是個廢人了。其次,他整個人像傻了似得,一直在說胡話。 任誰面對如此可怕的天災,害死了這麼多弟兄,恐怕都難以接受吧。 凌寧沒有殺李滄裕,而是派人將他送去了京都。 就透過他的嘴,把函谷關發生的事告訴梁皇,讓梁皇更加驚恐! … “函谷關失守了!” 新的一天,京都的百姓剛剛開始忙碌,一條石破驚天的訊息傳入京都,剎那間,就像驚雷落下,炸得整個京都惶恐不安。 過了函谷關往西,就是一路暢通的大道,直達京都! 也就是說,叛軍即將殺來了? 京都人都覺得,叛軍殺來還是很遙遠的事情,所以外面的戰爭和他們沒有關係,影響不到他們。 但是現在,叛軍真的殺來了,他們才明白死亡離他們那麼近。 一時間,城內一片慌亂,再也不復之前的繁華,所有百姓都逃回了家中。 一些富商或者非京都的百姓,更是儘快的收拾行囊,選擇離開京都。不走待在這裡幹什麼?等著被叛軍誅殺嗎? 此時皇宮。 梁皇聽到訊息後,直接噴出一口鮮血,整個人昏死了過去。 這一幕,嚇壞了朝中重臣,趕快去請御醫。 皇后正和嫪毐拔蘿蔔,忽然聽到敲門聲,差點把嫪毐嚇得萎縮。因為他們做事時,是不允許外人打擾的,就連皇后最信任的內官,都不準靠近。 所以這突如其來的敲門聲,嚇壞了兩人。 “娘娘,大事不好了,陛下吐血昏迷了。”門外響起了內官的聲音。 皇后一聽是她心腹宦官的聲音,終於鬆了一口氣,緊接著,皇后才猛然反應過來:“什麼!陛下吐血了!” 這一刻,皇后面露震驚,震驚之餘,壓抑著內心的興奮。 難道陛下要駕崩了? 他兒子要繼承皇位了! 皇后顧不得和嫪毐纏綿,立即穿上衣服,趕去了養心殿。 來到養心殿,就看到太子、御醫和諸位重臣都在,一個個臉色沉重,因為皇帝吐血昏迷,還未甦醒,所以這些人並沒有察覺到皇后臉上還未完全消散的春色。 太醫忙著扎針,一番折騰後,梁皇才緩緩甦醒。 “陛下這是急火攻心,不可再動肝火。”太醫解釋道。 不可動肝火? 可能嗎? 叛軍都殺來了。 在場眾人都沒回應。 皇后立即扶起梁皇,一臉的擔憂。 梁皇臉色微白,他掃視太子和幾位大臣,問道:“叛軍攻下了函谷關,不日就會兵臨京都,眼下該如何應對?爾等可有良策?!” 此話一出,倒是嚇得皇后一哆嗦。 她這才明白皇帝的吐血的原因。 這也讓她心生恐懼,如果大梁亡了?那她還做什麼皇后,做什麼太后啊! 梁皇沒有在乎皇后的臉色,而是看向太子和幾位大臣,眼下他也沒了主意,或者說有了主意,但是不能透過他的嘴說出來。 面對梁皇的詢問,三省六部的長官互相對視了一眼,都沒有開口。 最後,還是中書省中書令王旭之,開口道:“陛下,叛軍已經攻克了函谷關,短則五日,長則七八日,叛軍就會兵臨城外。以護城大營的兵力,想要守住京都城,恐怕有難度。臣的建議是…請陛下南下。” 南下? 自然就是逃走了。 “是啊陛下,請陛下南下,從長計議!”門下侍中歐陽牛馬也回道。 尚書令謝廣玉道:“臣也複議。” 但就在這時,太子卻強硬道:“南下?這豈不是棄京都而南逃?京都乃大梁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