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殺了仇人,反而是便宜了仇人(第1/1 頁)
養心殿內。 凌寧收到了苗錦隆送來的急報,得知梁皇已經被他擒拿,正在回京的路上。 看完急報,凌寧笑著對太子林南笙說道:“你父皇已經被捉拿,很快就能押回京都。” “太好了!”林南笙面露喜色。 凌寧感慨於策反卡的強悍,讓林南笙忠於自己,毫無背叛之心。 “你不恨本王嗎?”凌寧問道。 林南笙恭敬道:“回稟主公,我是主公的人,一切以主公為先。梁皇殘害北地郡王,淪落今日下場,乃是他咎由自取。另外,當梁皇棄我於京都,我和他的父子之情便恩斷義絕。” 這番話說的擲地有聲。 “等梁皇來了,你把這番話對他重複一遍。”凌寧道。 林南笙回道:“屬下明白!” 就在這時, 內官匆匆來稟,道:“啟稟燕王、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臨盆了。” 凌寧一喜,立即前往東宮。 義妁正在接生,有她在,基本高枕無憂。不到兩炷香的時間,諸葛霜兒誕下了一位男嬰。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林南笙和許褚等人立即恭賀。 這是凌寧的第三子,凌寧自然高興。 … 七月中旬。 梁皇等人被押回京都。 天氣已經炎熱,但梁皇被關押在密不透風的馬車內,緩緩走進京都城,並朝皇宮走去。 外面非常熱鬧,能聽到商販的叫賣聲和百姓的交談聲。 京都已經恢復了繁華,和以前一模一樣。 但對於梁皇而言,他的處境卻回不到以前了。 當馬車停下,士兵掀開車簾後,刺眼的陽光讓梁皇睜不開眼,好一會後,才微微眯著眼睛,看清外面。 此時此刻,他回到了皇宮,身處於太和殿前的廣場上。 抬起頭,只見御階之上,站著一位身穿蟒袍的青年男子,他面容俊美,但此刻冷漠,正居高臨下的俯視自己。 彷彿在他眼中,自己是螻蟻。 梁皇顫巍巍的走出馬車,他的頭髮竟然花白,變得格外蒼老,一年半的時間,就丟掉了祖宗傳下的大好河山,一夜白髮不算什麼。 梁皇抬起頭,望著蟒袍青年,從他那和凌星霜有幾分相像的容貌上,就知道他是誰。 他是凌寧,害自己做亡國之君的那個人! 梁皇想要反怒,但是這一路的顛簸、折磨,已經耗盡了他的精力,他已經沒有怒氣,只剩下疲憊。 而此刻, 凌寧俯視著梁皇,這位昔日威風的大梁皇帝,此時竟然比階下囚還要落魄,這讓凌寧的心情格外舒暢。 隨即,凌寧踩著御階中央的龍形石刻,走了下來。 這龍形石刻只有皇帝能踩,而現在,只有凌寧能踩。 來到梁皇面前,凌寧並沒有因為他的落魄而心軟,而是繼續羞辱他:“梁皇啊梁皇,你有想過今日的下場嗎?” 梁皇看著凌寧,身為皇帝的自尊讓他說道:“朕是大梁的皇帝,朕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梁,所以朕從來不會後悔所做的一切。今日落到你的手中,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但你想讓朕下禪位詔書,休想!” 他可不傻! 他深知凌寧要做皇帝,要麼推翻大梁,以謀反的名義稱帝。那麼,史書上會記錄他是亂臣賊子弒君。就算將來他一統天下,開創盛世,也難以改變自己稱帝的出身。 改史書? 凌寧改不了。 史家有史家的規矩,就算把刀架在史家脖子上,史家也不會改,甚至於,因為史書而被殺,乃是史官的光榮。 前世有個典故:崔杼弒其君。 崔杼想改史書,於是要挾太史伯,太史伯不從,殺之。 太史伯死後,其弟太史仲仍然不改史書,又被崔杼殺之。 太史仲死後,還有太史叔,仍然堅定的書寫“崔杼弒其君”,崔杼再殺之。 三兄弟死後,太史季的筆依然是寫“崔杼弒其君”! 崔杼都殺麻了,也改變不了史書。 就算太史季死了,後面還有人。 當然了,會有人說:崔杼可以把史家全部殺完,然後拿筆自己寫啊。 真要把史家殺完了,沒有正史,那就輪到野史了。 若是野史當家… 崔杼打個冷顫,不敢去想。 華夏幾千年歷史,崔杼不算什麼大人物,但他在史書上很“耀眼”,就是因為他想篡改史書,所以被後人指著脊樑骨口誅筆伐。 凌寧雖是穿越者,來到這個時代,也得遵從這個時代的規矩,他也不敢亂改史書的,強如李世民和朱棣也只是潤筆史書,不改全篇通改。 而比篡位稱帝好一些,那就是禪位了。 皇帝釋出禪位詔書,表示國家該亡了,禪位給有德之士。 別看這小小的禪位,就是遮羞布,遮住了篡位的醜惡。 前世歷史上,很多皇帝即位都用的這招。 梁皇認為,凌寧不殺自己,就是想讓自己禪位,所以他寧死不從。 而聽到梁皇的話,凌寧笑了。 他的確有禪位稱帝的想法,他不是聖人,但也不想死後千年之後,被人說成謀朝篡位的賊子。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