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口碑炸裂(第1/1 頁)
雙旦檔在院線上映的電影影評已經寫的差不多了,整體來說沒有什麼亮點。 在他們這些專業的影評人看來,都是恰錢的片子。 大咖、大製作、大噱頭,當然是為了搏大票房了。 但是當第一批觀眾被騙進了電影院之後,後面的觀眾還會進去嗎? 最有槽點的就是王家偉監製的《擺渡》了,但是他們這些影評人卻沒敢寫的太過鋒銳。 王家偉的地位擺在那裡,而且還有巨星、輝煌兩大內地龍頭娛樂公司的施壓。 他們這些靠這個吃飯的人,自然知道該如何做人。 所以他們就將目光鎖定在這部拿到批號的網電《賽車》上面了。 而且其中一部分人也收了好處,目的自然不用多說。 抹黑《賽車》打壓鄭毅公司的同時為《擺渡》這部爛片吸引一些網友的火力。 然而在100分鐘的電影看完,一些影評人不知道要不要為了噴而去噴了。 畢竟只要是電影,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毛病與瑕疵,哪有十全十美的作品啊。 但是隻要亮點大於它的瑕疵,這就是一部合格甚至精彩的電影。 在這些影評人看來這部《瘋狂的賽車》完全可以在院線上映播放的,而且票房、口碑絕對不低! 觀眾不是瞎子,他們噴一些似是而非的話,確實可以帶帶節奏,但是他們的口碑好像也保不住了。 一邊是良心製作,一邊是恰錢爛片,哪邊在給觀眾喂Shi似乎並不是那麼難以判斷吧? 然而在這些影評人還在猶豫的時候,第一批看完《賽車》的網友,已經迫不及待的去花瓣網評分評論了。 下午兩點的時候,《瘋狂的賽車》花瓣網評分8.7分,評分人數達到了2.47萬人。 清一色的好評,看得一眾影視圈的人咋舌不已。 隨著時間的推移,評分的人數也是不斷的增多。 到了晚上11點的時候,評分人數已經破了10萬,評分也穩定在了8.5分。 此時王家偉監製的《擺渡》的評分已經降到了4.2分!妥妥的淪為大爛片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與《賽車》清一色的好評相比,《擺渡》的評論區則充斥了網友觀眾們的質疑、謾罵。 這樣的發生也是顛覆了一些人原有的認知! 要知道你就是一部小成本的網電啊,是不是猛的有些過頭了? 今年破7分的院線電影都沒有幾部,你直接搞到了8.5分!還是low到不行的網電! 這是不給我們這些院線電影活路嗎?鄭毅小賊,你用心險惡啊! 如此高質量的電影你不拿去院線上映賺錢,反而放到影片網站上,簡直其心可誅! 你已經無形之中得罪了各大院線了,你知道嗎?今後你們公司的電影還想不想登入院線了? 院線:不,他沒有。 然而高評分顯然不代表一切,因為有太多叫好不叫座的電影的案例了。 不過在零點剛過,奇異果影片平臺,就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樣,公佈了《瘋狂的賽車》上映12小時的票房。 好吧,影片網站的線上票房也是票房好不好,反正奇異果就這樣稱呼的。 上線12小時,票房2379.11萬。 這樣的成績一出來也是看傻了不少的影視從業者,他們此時感覺自己的臉非常的疼! 畢竟剛剛說完可能叫好不叫座.. 2379萬這個票房成績顯然是無法與院線上映的電影相提並論的了。 但是院線電影的票房要到製片成本的3倍才能回本,網電顯然不需要遵守這個規則。 最多的其實是與影片平臺的分賬合同怎麼籤,有種薄利多銷的濃濃既視感。 而《賽車》的票價才5元,要知道《擺渡》在一線城市的票價可是48元。 一些超一線城市的大影院更是達到了58/68。平均票價是《賽車》的九倍、十倍。 當然,這個票房也不可能這樣去比較。 畢竟願意花5塊錢看一個新鮮的人,應該遠遠比去院線花50塊買個教訓的人多。 不過《賽車》這樣亮眼的成績,確實也讓一些小資本、小公司看到了另一條希望。 《賽車》的製作成本是非常透明的,網上可以輕易的查到是1300萬。 好吧,拍攝的時候,原本的1000萬預期超支了。 不過這樣的成本在院線電影中確實已經非常的少見了。 11年12年的時候,3000萬的成本都能算是大製作了,但是現在的16年呢? 3000萬可能連一個流量都請不起!沒有個兩三億誰敢叫大製作啊? 而且《賽車》1300萬的製作是對標院線電影的,他們如果想要製作網電的話,完全可以壓縮一下成本的。 在他們看來五六百萬就能搞出一部質量過關的網電了,這是之前他們都敢去想的。 低成本、高收益還能圓一下電影夢。 如果情況好的話積累一些資本,還可能轉戰大銀幕。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