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開山怪】為什麼不是他們?!(第1/1 頁)
這條博微的標題是【《東風破》現代流行“新古風”與古風的分水嶺。】 文字下面跟著的直接就是一條對鄭毅的採訪影片。 然而僅僅是這一個標題,就將事件直接給定性了。 雖然沒說什麼鄭毅開創了“新古風”的話。 但是“分水嶺”三個字已經表明了一切。 因為這就是一種開創! 這也讓聞訊而來的網友與樂壇、娛樂圈的眾人,一時間難掩心中的震撼。 他們感覺這一次鄭毅真的要扶搖直上九萬里了! 很多人第一時間點開了這個採訪影片。 這裡面當然也包括被鄭毅的一曲《發如雪》,從身上直接碾壓過去的歌王,林煥峰。 然而當眾人聽見,影片中鄭毅說出。 “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 這“三古三新”的新古風標準後,一個個的陷入了沉思與思考之中。 因為這“三古三新”的標準聽著容易,但是做起來卻非常的困難! 他們此時在回想著《東風破》《發如雪》這兩首新古風歌曲。 一一對照著它們是否符合這三古三新的標準,結果顯而易見。 六條標準一個不缺! 然而只是一個三古三新的標準,顯然還沒有結束。 隨後他們就聽鄭毅說起了古風唱法的五音。 “古風多采用宮、商、角、徵、羽五音,以宮音為主音調的‘宮調式’主旋律進行。” 好吧,這一刻他們完全確定了。 鄭毅在新古風方面確實進行了很深的研究。 其實他們早在《東風破》《發如雪》這兩首歌中,發現鄭毅的唱法就是古風的五音。 不過他們沒有刻意的點明這一點而已。 因為鄭毅的兩首歌熱度已經非常恐怖了。 他們不想看到鄭毅這麼快的被推上神壇! 被一名跨界而來的年輕人俯視的感覺,沒人願意接受。 ... ... 影片中的鄭毅,又講到了“新古風”編曲上對華夏樂器的運用,以及華夏樂器與西方樂器的結合.. 好吧,即使他們心中還有著不情願,但還是仔細的聽了起來。 他們想看看鄭毅會不會敝帚自珍。 而且《東風破》《發如雪》中確實出現了大量的古箏、琵琶、二胡等民族樂器的運用。 尤其是《東風破》中那段二胡solo,他們感覺那簡直是神來之筆。 其實很多詞曲人,也嘗試過在編曲中加入華夏樂器元素,可惜他們的作品並沒有打出多大的水花。 而當他們聽完鄭毅的講述之後,紛紛陷入了沉默.. 因為鄭毅講的非常透徹,根本沒有藏私的意思。 這也讓他們不由得生出了一種深深的挫敗感。 很顯然鄭毅是不懼他們偷師的。 甚至有些鼓勵詞曲人去嘗試寫“新古風”的意思。 這份大氣也讓樂壇的一些人對鄭毅的觀感發生了改變。 因為他們自己做不到.. ... ... 一段影片採訪,主持人根本沒說幾句話。 大多數的時間都是鄭毅在普及“新古風”。 影片到了最後,主持人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鄭毅,咱們華夏古風歌曲一直都有在發展。 近代現代也有著一些新型別的古風歌曲的出現。 但是如同《東風破》這般標新立異的卻並沒有出現過。 對於這種全新的新古風風格,理應有個新的名字進行區分,不若你..” 聽到主持人的問題,此時看著影片的樂壇眾人心中一緊。 他們知道該來的還是來了,躲不掉的! 鄭毅一旦丟擲了這個新的新古風名字。 今後任何創作此類歌曲的人,都繞不開鄭毅這個【開山怪】了。 開創一個全新的音樂風格,得到官方的認證。 這也是身為一名詞曲人、音樂人的莫大榮譽! 被寫入音樂類教材都是極有可能的! 這一刻樂壇、娛樂圈眾人羨慕嫉妒的眼睛都紅了。 心中狂呼這個【開山怪】為什麼不是他們?! ... ... “華夏風!” 鄭毅笑著斬釘截鐵般說出這三個字。 聽到“華夏風”三個字,所有人都感覺自己被震麻了。 一種莫名的彷彿早已刻在骨髓之中的情緒飛速流遍全身。 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就是感覺到了震撼! 其實他們心中很想大罵鄭毅一句:“豎子爾敢!” 然而他們憑什麼呢? 是《東風破》、《發如雪》配不上這三個字嗎? 他們知道華夏樂壇從這一刻起變天了! “華夏風”這全新大熱的曲風將席捲整個樂壇! 未來將有大批的華夏風歌曲出現。 因為這個被鄭毅開闢出來的市場,太大了! 看看最近的網路與朋友圈就知道了。 網路上討論《東風破》的都是年輕網友。 而朋友圈中分享《東風破》的主力軍都是中老年。 這代表了“華夏風”的受眾極廣,廣到了老少通吃的地步!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