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大宋小農民 > 第312章 攻守雙方各算計

第312章 攻守雙方各算計(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洪荒:開局玄龜補天,加入聊天群呂氏仙途出劍雨劍平生穿越十萬年,開局被偷聽心聲從開局就一路橫推雙修:異界逍遙遊,女帝入我手長生:從分身術開始肝經驗將死之人?覺醒億萬倍天賦!花開時節,哥在天涯青陽劍主洪荒:我師從黃龍,斬妖成聖絕世月仙天龍:我怎麼就成了節奏大師呢烽火踏歌行墨螭傳修仙從收穫開始蓮香引:君入我心糟糕皇子不是人人在西幻,我真不是魅魔

潘小安先回到登州府。 他告訴吳三刀,陳英武,讓他們守好登州府,不能有任何閃失。 萬一守城不住,就乘船到小竹島。無論如何,不能把海船丟給梁山賊人。 潘小安指揮劉成功把船開往深海區,那裡的海面還沒有結冰。 藉著北風南吹,潘小安他們冒險航行,黑白不停。僅用了三天時間就到了東夷府。 潘小安下發將軍令,集結兵力。 莒縣劉大山部,五蓮李長水部,蛟龍徐茂森部。 三部兵馬總計三萬精兵。 又有弓弩手五百人戰隊,投雷手五百人戰隊,火炮手一千人戰隊,鐵騎兵一千人戰隊。 潘小安帶著這三萬多兵馬,星夜兼程向汴梁城趕去。 當日,童貫從潘小安這裡接手成武縣,呼延灼就大呼這是“天助梁山!” 童貫來到成武之後,他把兵分做兩處。一處駐紮在單縣,一處駐紮在成武。 他們兩處向曹縣夾擊出兵。 但曹縣守將樊瑞,乃是混世魔王。他法術高強,天不怕地不怕,極為驕傲。 他手下還有兩員大將,一名曰飛天大聖李袞,一名為八臂哪吒項充。 樊瑞見童貫兩路大軍前來夾擊,絲毫不懼。 他在曹縣城前擺下五迷三道陣。 童貫大軍一進陣中,便有煙霧氣湧出,將他牢牢困住。 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袞,各自帶領標槍隊,一陣亂投,童貫軍死傷無數。 童貫首戰曹縣失利,便退回成武縣不敢再戰。 成武縣乃是貧瘠之地,如何供應這麼多人馬吃喝? 童貫在成武縣只月餘,就犯了百姓眾怒。 呼延灼抓住時機,與成武縣百姓裡應外合,把童貫趕出成武。 童貫退回到單縣之後,又被呼延灼,樊瑞兩路大軍夾擊。 童貫不敢向汴梁求救,只能咬牙堅持,終於惹下禍端。 呼延灼打破單縣,再次生擒童貫。潘大嫚為了保護童貫,被李袞與項充用飛刀射殺。 大嫚身中一十八刀,依舊苦戰,最後流血而死。 呼延灼打敗童貫之後,順勢而為,一路南下,沿途府郡莫敢迎其鋒芒,或者投降,或者逃避。 呼延灼勢如破竹,只用七天時間,就打到了汴梁城下。 這時候的汴梁城,還在張燈結綵過除夕。 煙火騰空,說不出的繁華絢麗。 只是這一瞬的閃耀之後,那冷卻的煙火,總是帶著點憂傷。 徽宗皇帝聽到這個訊息,倏然而驚,“童貫誤我多矣” 好好的一場除夕夜宴,就此草草收場。 張月如回到月安客棧,潘忠正在焦急等待。 “月如姐,你們總算回來了。汴梁城被圍,你們趕快收拾行囊,我這就送你們出城。” 張月如卻搖搖頭,“小忠,我們不能走。若是我們走了,小安辛苦打下的名聲,就會被我毀掉。 到時候,天下之大,再也沒有我們夫妻的容身之地。” 潘忠啪啪給了自己兩耳光。 “月如姐,你說的不錯。是我想事情太過簡單。” 張月如搖搖頭,“小忠,你要是能走。就帶著二嫚和王小穎先走吧。” 王小穎卻抱住張月如的胳膊,“月如姑姑,你在哪裡,我就在哪裡。我要和你生死相依。” 二嫚也趕忙表態。“我也要和夫人在一起。” 潘忠看著這幾個女人,心裡感動。 “好,咱們就留在汴梁。我相信小安哥一定會來救咱們。” 聽說呼延灼打到了汴梁城,宋江與吳用喜不自勝。 “造化,真是天大的造化。”宋江看向南方,“莫不是上天讓我重振商宋雄風!” 他與吳用簡單商議之後,便決定拼盡全力,打破汴梁。 這就好比玩象棋,雙響炮早已經架好,不將軍,還等什麼? 宋江接連發出命令,調動花榮軍,武松軍,總計七萬人馬,增援呼延灼。 徽宗皇帝來到汴梁城上,他看著城下密密麻麻的梁山大軍,嚇得心臟砰砰亂跳。 “怎麼會有如此多的人?” 徽宗皇帝像是問別人,又像是在問自己。 面對如此多的敵兵,誰能前去退敵呢? 朝堂之上,已經吵翻了天。 主張招安的大臣,以宋太尉為首。主張武力破敵的大臣,則以王稟為首。 王稟能征善戰,常跟著童貫一起出兵。這次出征曹州,因他身體有疾,故留在了汴梁。 徽宗看著下面吵作一團,不由得腦大。 “好了,都給我住嘴。把這股勁頭給我留在戰場上去吧!” “張將軍,你帶兵去給我守住衛州門,王將軍,你去把守新封丘門。趙恆,你去守住陳橋門。” 趙恆是徽宗長子。徽宗皇帝不喜歡別的將領守陳橋。 呼延灼圍攻汴梁城後,暫時駐紮在城下。 看著高大的汴梁城牆,看著城牆上的火炮,呼延灼在思索破敵之計。 如今剛到元日,天氣還極為寒冷。此時攻城,各有利弊。 但在這樣的天氣裡,火炮肯定會受影響。對於攻城方,他們的優勢更好些。 正月初四,花榮和武松的先鋒部隊,都已經抵達汴梁城。 汴梁外城,人心惶惶。新年的氣氛,被這股兵勢,肅殺的一乾二淨。 正月初五,破財神這一天,呼延灼發動了一次小規模進攻。 王稟沉著應對,抵擋住

目錄
繼福晉鬥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