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少時亦曾有權謀(一)(第1/2 頁)
元順帝有心治理天下,欲成千古明君,可是朝堂內外,貪官汙吏橫行,百姓流離失所,整個大元的統治機構,已經腐朽不堪。
孤莊村,這一日又到了官差前來收“撒花錢”的日子,整個村子愁雲慘淡,透著一股難以形容的沉寂之氣。在這天災不斷的年代裡,能交上賦稅之後勉強生活,已經頗是不容易。這些貧苦農民那還有錢來交什麼“撒花錢”?
再說這“撒花錢”並不是朝廷制定的稅收專案,而是各級官員中飽私囊而設出、收刮民脂民膏的缺德專案。為了收錢,他們真的是無所不能用及。過節要收“過節錢”,幹活要收“常例錢”,最為荒唐的便是這什麼都沒幹都要收的“撒花錢”。
街道之上,幾個官差敲著鑼,噹噹的鑼聲彷彿一道道來自地獄的索命聲,傳蕩在村民的心間,村民們聽到這聲音時,只想拔腿就跑。可是奈何還要生存,終是無奈的聚集到了一起,等著這些天殺的收錢。
大街上,官差們看著聚集村民,眼中閃過滿意之色。在村民中,只見一個接近花甲之年的男子在不停的顫抖,他臉上滿是焦急與擔憂。
站在他身旁的一位中年男子不由問道:“朱大哥,你不舒服麼?”
這男子正是重八之父朱五四。朱五四聞言,不由微微搖頭,他之所以這幅樣子,是因為他身無分文,沒有錢來交“撒花錢”。他知道沒有錢的交的後果,所以身子才不由自主的顫抖。
“朱五四!”官差聲音頗是響亮,可是朱五四卻是身子一軟,險些跌倒。他走到前面,勉強擠出笑容道:“官爺,您看這錢能不能晚些再交。”
此言一出,那面帶笑容的官差的臉頓時沉了下來,之後卻是似笑非笑的道:“朱五四是吧,我記得你家好像是開了個豆腐店的!”
朱五四聞言,臉色頓時慘白,他戰戰兢兢道:“回官爺,草民以前的確是有一家豆腐店,可是官爺也是知道,最近幾年天災不斷,能吃上一口飯已經不錯,還能顧及其他,所以草民的豆腐店早就沒了!”
這官差一聽,笑得更加燦爛了,只是朱五四看著那笑容,卻是不寒而慄。只聽那官差道:“沒事,我記得你家裡還有些東西能值些錢的!”
幾個官兵聞言,頓時明白頭兒的意思,二話不說,便往朱五四家的方向去了。村民們見狀,皆是微微搖頭,可奈何這些人都是官差,古人云:民不與官鬥。更何況在他們的心裡,對官兵是極其畏懼的。
只是誰都沒有注意到,那其中有兩個約莫十五六歲樣子的少年,正朝著村外的一處山坡跑去。
山坡上,只見成群的牛羊正在林間吃草。明日高懸,正是初春之景,淮河兩岸早已進入春天,但見漫山遍野的野花開放,芳馨瀰漫,令人一陣陶醉。在一株剛剛抽芽的大樹之下,只見一個約莫十四五歲的少年背靠著大樹,頭上頂著一頂已經破舊的竹笠。
竹笠微微向前偏,蓋住了少年的半張臉,剛好擋住那斜射而來的陽光。就在這時,山下傳來急促的呼喊聲:“重八,重八,不好啦!”
少年聽到呼喊聲,右手伸出,將竹笠帶正,而後睜開眼睛,看著正朝山上跑來的兩個兩個少年,懶洋洋道:“什麼不好了?房子被大火燒了麼?”
這兩個少年看上去年齡都比他稍大一點,其中一個深深的吸了口氣,說道:“這次比大火燒了房子還嚴重!”
這戴竹笠的少年名叫朱重八,是朱五四之子。因為家裡貧窮,他上不起學,所以只能給地主劉德家放牛。而這後來的兩個少年,一人名叫周德興,一人叫湯和。
三人是要好的朋友,做什麼事,都是一起的。只是每一次,這兩個少年都會以朱重八為首。皆因朱重八對事物發展狀態,有著出乎神蹟的判斷。
而剛才說話少年正是湯和,湯和雖然還是少年,但是為人深沉老練,頗具智慧。朱重八聽著湯和的話,不由皺起眉頭,問道:“怎麼了?”
湯和道:“收撒花錢的那些土匪又來了,你父親沒有錢交,他們正趕去你家!”
朱重八聞言,眉頭一皺,眼中厲色一閃,之後便看向周德興,道:“周大哥先幫我看好牛羊,湯大哥,我們兩個回村!”
周德興聞言,胸膛一挺,道:“你們兩個快些去,這裡便交給我了!”
湯和雖然平時在私塾讀書,可是農村的孩子,自然是比普通一般的孩子要強壯些。朱重八給劉德家看牛,每天都在翻山越嶺,跑路自然不在話下。兩人宛如一道狂風一般,向山下奔跑而去。
待到孤莊村時,官差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