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明末:邊軍不退 > 第470章 開海?

第470章 開海?(第1/1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重生之我的玉簡有無限功法絕色逍遙小劍仙混沌幻獸決天道九境一路向上的修仙凡人破天傳詭魔劫凌雲仙緣劫林風的快樂修仙跳下十八樓我與仙女互換身體長白劍?賤宗!逆天崛起之仙途重生請殿下斬妖仙魔與人化龍道終末的神蹟領主的貓凡人通仙錄影源世界覺醒聖體,我帶妖族公主橫掃四洲

明朝的“海禁”主要在明朝初年和明朝中後期。在明朝初期,明太祖期望海禁政策對海防的鞏固能起到決定性作用,所以下令片木不得出海,而明朝中後期的“海禁”主要是因為倭寇橫行。 在其他時候大明的海禁政策,其實還算寬鬆,尤其是鄭和下西洋,雖說朝廷花費很多,得到的利潤很少,但是民間的商貿可以說獲利頗豐。 所以民間或者說商賈之間,對於開海禁是持支援態度的。 自沿海地區童謠流傳出來之後,被各方勢力推動,逐漸傳遍整個大明,京城中因為此事,更是引起多方對峙朝堂。 ……… 乾清門。(明朝皇帝上朝基本都在乾清門,並非太和殿或者乾清宮,所以也叫御門聽政。) 朱常洛的氣色明顯好了很多,壓抑了三十多年,終於能夠痛快做事,酒了不喝了,妻妾也不管了,整日和萬曆派給他的六個大臣商議朝政。 原本以為萬曆會反感,可是到了現在,這麼長的時間,朱常洛不僅提拔了大批官員還制訂了一些法規,萬曆都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 後面朱常洛的膽子慢慢大了一點,請求萬曆之後,開始御門聽政,大明可是有三十多年未上過朝了,朱常洛此舉無疑給了所有朝臣一個定心丸。 今日上朝,主要就是為了那傳遍天下的童謠,原本朱常洛對此事並不在意,但是下面的官員可不這樣想啊,沒日沒夜的覲見,一波又一波的,讓朱常洛有些招架不住。 他本就是一個耳根軟的人,別人說什麼,他也就聽什麼。所以對開海之事,就上了心。 但是此事並非一紙詔書就能成的,牽扯的東西太多了。 上有太祖和嘉靖帝的法令,下有各方勢力爭取主導權的紛爭,朱常洛其實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而這事,萬曆讓輔政的六人,都沒有發表意見,此事事關重大,並非只是開海之事,還涉及各方黨爭。 現在朝堂分為三派,一派以東林黨為首,希望開海,一派以一些翰林侍讀為首,反對開海,最後一派則是像秦霄徐光啟這般的看戲派了。 “太子殿下,臣以為,開海於國有益,大明兩京一十三省,沿海之省份,多達八個,如今沿海倭寇盡除,海珀平靜,東南各大明屬國連年請求互市,開海可豐國庫,養民生。” 說話之人是東林黨的核心人物高攀龍,東林黨領袖,東林八君子之一。 萬曆十七年(1589年)中進士。後遇父喪歸家守孝。萬曆二十年(1592年)被任命為行人司行人。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高攀龍上疏參劾首輔王錫爵,被貶廣東揭陽典史。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高攀龍辭官歸家,與顧憲成兄弟復建東林書院,在家講學。 朱常洛監國後,擢高攀龍為大理寺卿,作為東林黨的核心,高攀龍說罷,自然有連綿不絕的附議聲。 秦霄站在文官最前面,正在打盹,被這一陣混亂的聲音吵醒,不滿的撇了撇嘴。 別人不知道,秦霄這老狐狸能不知道高攀龍的心思嗎? 說的大義凜然,當初商稅之事,反對聲音最大的就是現在附議的這些人,讓掏錢的時候,一個個反對說與民爭利,與國無益,現在有好處了,又爭著搶著出來說這些場面話。 朱常洛對東林黨人感覺很好,因為這是在他最難得時候,最支援他的力量,可是東林黨說實在的,大都是偽君子,不過朱常洛是看不清這些人的面目的。 萬曆知道這些人的面目,所以這些年,一直明裡暗裡打壓東林黨,還扶持別的黨派與他們分庭抗禮,現在的情況很顯然了,朱常洛沒這個本事。 “太子殿下,臣反對!禁海法令為太祖皇帝設定,大明以孝治國,子孫後代哪裡能忤逆太祖!” 說話的是一位國子監的教俞,七品之官職而已,但是他說的話,也是有眾多清流翰林附和。 “爾等枉讀聖賢書,太祖皇帝驅除蒙元立國,制定法度是為讓大明基業延續,讓百姓安居樂業,現在東南各屬國依靠大洋貿易,使得國內豐裕,我大明泱泱大國,怎能屈居人後?爾等做派,只是拿著祖宗律法做縮頭烏龜罷了,此等小人行徑,還望太子殿下明鑑。” 東林黨人自視極高,一旦是與自己的政見不合往往就會將別人列為小人,此等永遠將自己作為君子大義的代名詞,其實在士林之中很是好用。 可是高攀龍這句話啊,可就惹到了那些同樣自視甚高的翰林和御史了,整個乾清門,瞬間變成菜市場一般的模樣。 ……… 乾清宮… 乾清門的爭吵,萬曆在乾清宮中聽得明白。 周琦給萬曆新換了一盞茶,萬曆抿了一口突然笑道:“這些人啊,拿著太子這傻小子當槍使呢!也是膽子大啊。” 周琦低頭順耳,不敢說話,萬曆瞥了他一眼:“我說你這老狗,近來怎麼回事?朕和你說話,你都不搭腔。”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目錄
京劇貓墨染長清吾弟大秦第一紈絝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