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冷雨夜佳人在懷(第1/2 頁)
廣南西路少數民族居多,宋人較少只佔了百分之二十左右,因為大宋官員的施政手段所致,所以各族之間的矛盾逐漸加劇,常有毆鬥和反叛之事發生。
自從李南擔任廣南西路安撫使後,採取了一視同仁的做法,除了引進佔城三季稻,還修橋補路,疏導河道堤壩,各族百姓的生活逐漸好轉,矛盾也漸漸減少。
好景不長,自從李南攻佔了交趾、大理等地後,各州府官吏和宋人百姓就暗中多有微詞,而當張書夜率領宋軍大舉來臨之際,這些心在宋國之輩,就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背叛李南。
這世間天災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禍。
李南等人為了掩飾行蹤,從廣源城出發後,先向東南方行去,隨後才本欽州而去,沿途所見俱是一幕幕慘景。
一些村鎮中的房屋都已經被焚燬,還能看到尚未有人收殮的暴屍,這些血淋淋的場面慘不忍睹,老人、小孩、婦女,看到這些原本是自己子民的屍體,李南不禁且怒且悲。
雖然李南料到大宋軍隊不會嚴明守紀,但是他萬萬沒想到這些戰鬥力低微的廂軍,竟然會做出這等事情。
“該死的張書夜!”耳中聽得村人哭泣,滿目盡是瘡痍,李南忍不住憤恨罵道。
見到李南如此,隨侍在身邊的侍衛統領張昊連忙勸道:“王爺,這些宋人得了您的好處,反而在敵軍來襲之時聚眾殺我官吏,開城迎接宋軍。如今他們變成也是死有餘辜,不值得您為他們傷心難過。”
“我知道。”
李南悲聲嘆道:“這些百姓心懷宋國,卻是有些自作自受,但我還是不忍看到他們受苦。”
一行人並未在路上停歇,終於在傍晚時分來到了欽州城,此時天上陰雲密佈,似乎隨時會下起大雨。
張書夜和其他四路兵馬退守廣南西路各處堅城後,雖然李南並未率軍攻伐,但畢竟戰爭還在持續,各處州府並未放鬆警惕,城門前都有宋兵嚴密盤查入城之人,防止敵人混進來。
欽州城守門的宋兵見到百十號人護著四輛大車過來,頓時緊張起來,為首校尉迎上前來,高聲喝道:“停車!”
“各位官爺辛苦了,我等乃是從瓊州海商,想要進城歇息一晚。”
阿舒爾笑眯眯的說著話,手上也沒閒著,袍袖拂過便將一錠銀子隱秘的放在校尉手中。
“哦,海商啊。”宋朝的外國人不少,雖然阿舒爾相貌特殊,守門校尉也沒當回事,他的注意力全在手中銀錠之上。
顛了顛手中銀子,校尉滿意的說道:“如今我等正在跟南方叛軍交戰,例行搜查是免不了,莫怪啊!”
李南親衛們的AK步槍全都藏在馬車夾層之中,不怕他們搜查,阿舒爾笑道:“車上都是從遙遠之地運來的珍貴貨物,希望諸位官爺輕些手腳。”
又是一錠銀子塞到校尉手中,這可讓這個廂軍小官心花怒放,當即他也不用士兵去查驗,自己親自掀開馬車上的帷幕,草草看了一眼後便讓車隊入城。
混進了欽州城後,阿舒爾在前引著車隊向城中的客棧而去,沿途只見家家關門閉戶,街道旁的房屋牆壁上偶爾還能見到鮮血,可見這些廂軍在這城中也做下了不少殺孽。
其實當初張書夜率領五路兵馬齊攻廣南西路之時,除了在桂州城損失了一些人之外,其他城池的人早就撤回了交趾,宋軍進城後殺死的所謂反賊幾乎都是良民。
在華夏的歷史上,軍隊殺良冒功之事屢見不鮮,而這些從其他州府而來的宋軍,來到廣南西路後,也延續先輩的優良傳統,做出了‘殺敵數萬’的巨大功勞。
感受到了城中陰沉悲涼的氣氛,車隊中沒有人說話,默默的跟隨著阿舒爾走向城北的四海客棧。
南方多雨,當眾人遙遙看到客棧門口的燈籠時,天上雷聲轟鳴,瓢潑大雨灑落下來。
阿舒爾以前去東京城的時候,就在這家客棧住過,所以不用李南擔心瑣事,很快大家便住進了專為商隊準備的跨院。
剛剛的雨勢甚急,除了坐在馬車裡的米蘭達之外,騎馬的李南也被淋得全身溼透。
這跨院中東西齊備,幾名侍衛來到伙房燒起了熱水,很快就將洗澡水準備好。
脫掉身上溼透的錦袍,李南泡在一米多高的浴桶中,全身都被熱水包圍,不由舒服的閉上了眼睛。
出門在外,李南時刻保持著驚醒,耳中傳來沙沙的腳步聲後,連忙望向門口,卻見到穿著素白絲綢短裙的米蘭達走了進來。
米蘭達來自冰火世界,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