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兩天子之戰(三)(第1/3 頁)
傳令兵抵達左翼後,傳達的是一份在戰略上很詳盡的命令。
“攻敵側翼,若敵接招則需要將戰線拉長兵力薄弱;若其不接招則會選擇朝中心退卻。”
至於具體怎麼部署,那是左翼主將們的事,適不可能下達讓某個連往前推進幾十步這樣的命令。
左翼主將很容易就理解的適的意思。
適的意思是將進攻的重點放在敵軍右翼的側後,一旦側後受到威脅,聯軍右翼要麼選擇防守側後增加兵力;要麼選擇放棄右翼向中軍方向撤退。
若是增加兵力防守側後,意味著原本是一條直線的陣線變得更長,兵力也就更加薄弱。若是朝中心退卻,那麼意味著整個聯軍主力的戰線都縮短了,墨家可以更加從容地包抄,壓縮聯軍的施展空間。
所不同之處,在於前者的話,騎兵唱主角;後者的話,炮兵唱主角。
本來墨家的左翼並沒有完全展開為進攻陣型,兩個旅一起,第一旅在前,第二旅分為兩部在側後,後面還有預備隊和成連隊的騎兵,這是做了一個防守反擊的陣型展開。
現在命令他們提前進攻,左翼主將便命令在前面的那些旅不動,在後面保持縱深陣型的旅從兩側出擊,在前面整隊。
本來在第一線側後的那些旅紛紛從橫隊展開的前面的旅的兩側向前行進,很快完成了整隊。
這一切,都在對面聯軍右翼主將的眼中,透過望遠鏡他能夠看得清清楚楚。
看著對面陣地上,墨家原本在後面的步兵用了不到半刻鐘的時間完成了陣前整隊,聯軍右軍主將的臉上汗水涔涔。
泗上的解懸軍現在到底多能打,已經很多年沒人知道了。
雖然打到現在,齊軍在分散的戰場上已經丟了萬餘人,可大部分齊將以為墨家所依仗的就是銅炮數量和兵力優勢。
這一場陣前變陣整隊,徹底擊垮了聯軍右軍主將心中的那一絲自我安慰。
能夠在這麼快的時間內完成後變前的隊形重整,齊軍無論如何也做不到這麼快,而且恐怕要花至少三倍的時間。
陣型齊整,絲毫不亂,能夠做到在陣前變陣整隊且速度極快的步兵,意味著戰鬥力,這一點齊國經過軍事改革之後齊將有所瞭解。
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聯軍右軍主將心想,只怕要完。
田鞠的構想,是認為墨家會把所有的主力都集中在左翼三柳社那邊,認為右翼最起碼能夠保持一個僵局。
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將兵力在右翼展開反擊。
現在看來,墨家的總兵力比聯軍多出了五成,使得即便右翼面對的不是墨家的主力,依舊有極大的壓力。
眼看著對面的騎兵已經動了起來,聯軍右軍主將急忙讓傳令兵奔到中軍,詢問關鍵。
右軍只有八百騎兵,側翼的安全根本不能保障。
現在右軍的選擇不多,墨家一旦開始進攻,指望著八百騎兵擊潰反擊墨家左翼的三千騎兵根本不現實。
炮兵的數量更是和對面差了數倍。
那麼,要麼將原本就已經薄弱的步兵繼續攤開加強側翼;要麼就得收縮防線,在兵力保持足夠厚度的情況下縮短戰線。
他必須要問清楚,田鞠到底準備怎麼應對墨家左翼的進攻?
按說,照著田鞠所想,調動墨家,趁著三柳社混戰的時候調動兵力去右翼反擊,那麼就必須要繼續保持陣線的寬度。
不然的話,若是右軍收縮,陣型越發狹小,那麼田鞠的設想就是空想了:狹窄的正面,再怎麼調動,也不可能調出足夠的時間差。
可若是保持原本的陣線寬度,騎兵不足,這就又需要把兵力攤薄。
加強側翼,等同於延長了陣線,一旦墨家還有餘力,在右軍的正面突破了怎麼辦?
那麼薄的陣線,一旦突破,那就是右軍的全面潰敗,到時候還談什麼調動兵力集結於右翼反擊?
炮聲轟鳴中,墨家左翼的騎兵已經開始朝著聯軍右翼的側後移動。
陣前重新整隊的步兵,也開始向前推進。
墨家這樣做,也一樣等同於將自己的陣線拉長。
然而一則墨家有兵力優勢;二則墨家的純隊步兵的橫隊更寬,本來同樣數量的兵力在一線展開墨家軍制下的正面就更寬。
若不是墨家預留了大量的預備隊成梯隊配置,陣線還可以更寬。
現在墨家主動拉長的陣線,對於墨家而言還有足夠的兵力維持陣線的完整,可聯軍若是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