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災難的機遇(第1/2 頁)
短短一星期的時間,全美人民卻忽然發現,天似乎變了。
首先,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股災,隨著各類財經媒體和權威機構不斷髮布資料,越來越多的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瞭解到,全球股市在這幾天來到底發生了什麼。
1987年10月19曰,星期一,這是一個值得全國人民永久紀念的日子。華爾街上的紐約股票市場颳起了股票暴跌的風潮,爆發了堪稱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盤事件,道瓊斯指數一天之內重挫了508點,跌幅達22.6%,創下自1941年以來的單日跌幅最高紀錄。6.5小時之內,紐約股指損失5000億美元,其價值相當於國家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八分之一,更是直接等同於一整個法國!
這所導致的最直接結果,就是無以計數的中產階級家庭忽然失去了鉅額財產,無以計數的房貸、車貸和各類貸款不可能被及時返還,大批企業將會辭退員工,海量的居民將會在一夜間失去工作!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會難以維持,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揹負著鉅額債務,也不是所有企業都會將所有員工都辭退。當然,許多中小型企業的確馬上陷入到了經營困境中,許多剛招聘員工和普通小白領都受到了一封辭職信,諸如快遞物流行業和連鎖快餐店、超市行業,更是在這一星期裡辭退了好大一批員工。無論何時,最受苦的永遠都是弱勢群體。
但與此同時,全世界的媒體都動了起來,他們可以說是世界上最不怕經濟危機的行業了,因為越是這個時候,世界的各個角落就越會迸發出無數需要報道的新聞。而無論一個人如何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他一來肯定不會缺少一份報紙的零錢,二來,他也比誰都更需要了解當前的新聞,所以這反而給諸多媒體一個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
多少年了,自二十年代末的那次大蕭條以來,多少媒體沒有不約而同地採取黑白版面了?
五十年了。
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還不足以讓大多數人回過味來。他們雖然明白股災的意思,更有些許人在上週五16號時,就在悲觀地懼怕大股災的到來,但當這一幕真的發生時,仍不是多少人能輕易接受的。
因為,美國真的有五十年沒再發生過這種事了。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和整個六十年代,可謂是美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全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降低至很低的水平。而等到八十年代時,股市已然歷了長達整整五十年的牛市,股票市值從1980年的億美元,一路扶搖直上到1986年的億美元,輕易實現了翻倍都不止的神奇變化。
而自1982年起,股價走勢更是持續上揚,交易量也迅速增加。商學院的金融系成批走出大量人才,華爾街日日夜夜人頭湧動,諸多研究機構自豪而又興奮地研究著美股上的每一隻股票,以《華爾街日報》為首的諸多財經媒體雜誌,更是潛移默化地在減少著對外界股市的報道。因為對美國民眾來說,本國的股票就足以吸引他們的全部精力了。
誰知,卻突然發生了這麼一件事。
當然,從星期二開始,各類措施就已經開始施行了,甚至早在週一收盤那天,一刻不會停止運轉的政府及相關機構,就已經在無時無刻地挽救股市了。
香港股市在週二宣佈停市四天,那是港股。西德宣佈降低證券回購率,七國集團則開始會商如何向金融系統提供流動資金,那都是國際上的事。國際板塊固然重要,但對於那些忽然在一夜間暴貧的美國普通百姓而言,他們最關心的當然還是本國當局的措施。
就在大崩盤的當天,美國各界便已經產生了極為強烈的反映,廣播、電視和報紙發表大量報道評論。而其中最大的篇幅,便是在收盤後,由白宮發表宣告的一段原話。大意便是,國家經濟執行狀態良好,就業率處於最高水平上,生產也不斷增加,貿易收支也在不斷改善。聯邦儲備委員會最近發表講話說,沒有跡象表明通貨膨脹會進一步發生。
不過這是真的嗎?
無數大眾瞭解到的是,紐約證券股票交易所研究員發言,稱但願這種情況不要繼續下去,其他有關的員也紛紛發表講話穩定市場情緒。
而只有極少數人才能知曉,就在10月19曰晚上,里根總統立即召回在西德訪問的財政部長貝克,和在外地的聯儲格林斯潘,一起商討對策,嚴密關注事態的發展。
然後,便是噩夢正式開始後的第一天,星期二早上,銀行紛紛停止對專業經紀商和交易員提供信用,因為他們擔心那些人會破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