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是遊戲策劃師(第2/3 頁)
愛麗絲看出大家的疑惑,繼續說道:“人類歷史上第一臺計算機,埃尼阿克佔地1平方英尺,有30個操作檯,重達30英噸,耗電量150千瓦,造價48萬美元。包含了17,468根真空管,7200根晶體二極體,1500箇中轉,70,000個電阻器,10,000個電容器,1500個繼電器,6000多個開關。而運算效能,才不過是每秒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而已……”
張口一連曝出一串常人根本不會去記的資料,看著大家驚訝的表情,愛麗絲結語道:“不過倒也是手工計算的二十萬倍了。”
聽到下面有不少撲哧的笑聲,愛麗絲也微微一笑:“速度很快,雖然沒現在的計算機快,但也很了不起了。”
“但是!”
她的音量又高了起來:“大家肯定都清楚摩爾定律,計算機誕生到現在才四十年,大家自己看看,這是多大的差距?”
“那麼再過十年呢?再過二十年呢?要知道,藝電可就在該矽谷啊,英特爾、惠普、戴爾,還有Ibm,之後的計算機效能會有多高,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事。”
“那麼大家想想,在那麼先進的計算機條件下,電腦遊戲行業又會有多麼鋪天蓋地的變化?”
快速地說著好多充滿內涵,值得讓人好好思考的話,愛麗絲不停地繼續說道:“我知道目前的遊戲公司是怎麼做遊戲的,大多數都是程式設計師們的個人行為,往往一個乃至幾個人,就能設計出一款可玩度非常高的遊戲。”
“但實際上,這些遊戲都具備一種高度的雷同化。貪吃蛇、吃豆人、俄羅斯方塊、小蜜蜂,他們其實都屬於同一類遊戲……說到底,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當超級馬里奧去年上市後,會有現在這樣的熱銷場面?”
語速實在是太快了,這讓所有頭一次接觸愛麗絲的人們都感到難以適應,所以,當她丟擲最後這個問題時,眾人也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熱銷這個詞上。
的確,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超級馬里奧真的是太成功了。
馬里奧這款遊戲人物的初登場,其實要追溯到任天堂的《大金剛》。1981年,當任天堂開始進軍北美遊戲市場時,在其首批推出的街機遊戲《大金剛》中,主角正是後來的馬里奧,只是當時甚至還沒有為其定下名字。
由於《大金剛》在美國市場大獲成功,任天堂隨後在1982年接著推出了續作《大金剛JR.》,而在這一作裡,馬里奧的名字也被正式定了下來。按照官方說法,當時任天堂北美分部的一位倉庫工人偶然被發現和遊戲角色十分相似,就此用他的名字為馬里奧命名。
所以在1983年,任天堂繼前兩部作品後,緊接著推出的,便是首個以馬里奧為名的作品《馬里奧兄弟》。從1983年到1985年,任天堂幾乎每個遊戲裡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或許是球類遊戲裁判,或許是隱藏關卡主角,甚至在《拆屋工》裡又搖身一變,從水管工變成了拆遷工。
但這都比不過去年釋出的《超級馬里奧兄弟》。
明明都還是去年九月份才推出的遊戲,卻將雅達利浩劫後,被專業人士斷言二十年無法恢復原貌的遊戲市場,瞬間縮減了好幾年的時間差!
二十年,好幾年,如果有人想理解這份時間差究竟意味著什麼,只要看看這段時間,各大銷售電子遊戲的商店是多麼火爆就行了。那種長隊,以及銷售期店面附近街道淨流不息的年輕人群,是足以讓任何見到的人都終生難忘的。
“是啊,太熱銷了。”
沉默到最後,是銷售副總裁拉里率先開口:“那你想告訴大家的是什麼呢?”
“單純讓程式設計師發明遊戲的弊病。”
回想著《元素大戰》那部電影裡,新老兩代人對遊戲的不同理解,愛麗絲說道:“現在市面上的遊戲,玩的其實都是邏輯。不管是吃豆人還是貪吃蛇,還是打蜜蜂其他什麼遊戲,根本的玩法都在於尋找自己和敵人的行動規律,是一種考驗手眼協調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的遊戲。”
說著,她看向霍金斯:“比如打蜜蜂吧,蜜蜂們的移動規律,完全就是直接靠程式控制的。只要玩家理解了內部邏輯關係,通關就是分分秒的事了,對吧?”
霍金斯說道:“沒錯,所以我們這些遊戲開發者都很容易把自己的遊戲玩到高分,畢竟都是自己編寫的程式,都知道玩法是什麼。”
“沒錯,所以說這就是區別。”
愛麗絲滿意地看到,當話題進行到這一份上後,好多程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