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第1/4 頁)
從這一點上,東晉太子就可以猜到這個寶藏輿圖的真實性並不高。
如今看著東晉皇為了一個子虛烏有的長生不老藥而如此包庇縱容曲家,東晉太子只覺得可笑。
禮部尚書的額頭上也是狂飆冷汗,他完全沒想到鄭大人他們竟然會出賣曲妙靈的,看著他們如此不留餘力地將大部分責任都推到曲妙靈的身上,心裡頭微微有些驚訝——
他們這麼做,難道不怕曲家的人知道了報復他們嗎?
禮部尚書自己也有打算的,他原本和東晉皇的想法不謀而合,既然這件事要有人出來負起責任,那麼鄭大人他們幾個就是最好的代罪羔羊了。
等到那一百大板打下去之後,禮部尚書就可以為自己喊冤了,說他是被底下的人給矇蔽的,這事他完全不知情。
可是禮部尚書沒想到他還沒能等到事態根據他所想的那般發展下去,事情就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即便是他,不到最後一刻,也絕對不會將曲妙靈給捅出來的,明眼人都知道曲妙靈和曲家的人如今在東晉皇面前多有分量了,說不定曲妙靈會看在他沒有出賣她的份上,跟東晉皇求情。
這樣一來,他既免了罪罰,曲妙靈又承了他一個情。
東晉皇沒有察覺到東晉太子的目光,也沒空理會禮部尚書怎麼想的,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鄭大人他們的身上。
聽到他們一口一個冤枉,一口一個聽從曲貴妃命令,東晉皇就氣到想讓人把他們的嘴巴都給封了!
可是不等東晉皇開口讓他們閉嘴,外邊守著的太監就傳來了通報聲,老趙王爺來了。
一聽到老趙王爺四個字,東晉皇的臉色頓時間一僵,第一個反應就是想到沒多久之前他那位皇叔就在這個御書房把他罵得頭都抬不去來。
而不同於東晉皇的反應的鄭大人等人,一聽到老趙王爺到了,他們愣了一下,鄭大人腦子卻前所未有地快速轉動著,很快地就記起了沒多久之前曲飛峰和小趙世子的事情。
這麼一想,他似乎可以猜到青年讓他大膽地把曲妙靈給出賣的意思了,這事要是老趙王爺也摻一腳進來的話,那麼他們大概可以減輕罪罰。
這麼一想,鄭大人喊冤喊得更加起勁兒了,其他人見狀,稍微有腦子的也能想到老趙王爺和曲家之間那點齟齬了,當即也跟著歡快地喊冤了。
所以等老趙王爺進來的時候,就看到了滿屋子的人都在喊冤,那熱鬧的場面,可跟街市沒什麼區別。
等老趙王爺行禮之後,東晉皇才問他:“不知皇叔前來,有何要事?”
原本東晉皇是不想讓老趙王爺進來的,畢竟他不明他的來意,如果換做以前,東晉皇肯定不會相信老趙王爺會是那種聽到風聲就來湊熱鬧的人。
可此事事關曲家,就老趙王爺那護犢子的勁兒,東晉皇就不敢確定了。
如果這事老趙王爺要是真的摻一腳的話,那麼曲妙靈的罪名或許就鐵定給釘上了。
東晉皇不想讓老趙王爺進來,可老趙王爺是什麼人?
你不讓他進御書房他就會真的乖乖不進來了嗎?
開什麼玩笑?
小心被他一腳踹開直接闖進來了!
東晉皇對於老趙王爺這個長輩也十分頭疼,當然,僅限於這段時間。
畢竟在曲飛峰沒有撞傷小趙世子之前,老趙王爺很少走出趙王府的,即便是有什麼宴會,大多數都是以身子不適給推掉了。
所以比起那幾個倚老賣老的皇嬸、皇姑,老趙王爺簡直是最讓人省心的長輩了。
可偏偏這麼讓人省心的長輩,卻是個護犢子的,一想到曲家的人把老趙王爺給逼出山了,東晉皇額角的青筋就狂跳了起來。
老趙王爺雖然年過古稀,可精神十分好,聽到東晉皇的話,中氣十足地應道:“當然是為了珣兒的事了。”
東晉皇的眉心一跳,趙珣?他不是在家養傷嗎?這還能鬧出什麼事情來?
不等東晉皇問出口,老趙王爺就開口了,道:“皇上,臣只想問你一句,你是不是對臣有何不滿之處?若是有,皇上你指出來,臣一定改!”
老趙王爺這話說得嚴重了,不說東晉太子他們神色微微一變,就連東晉皇也忘記了老趙王爺之前指著他鼻子罵的事了,連忙問道:“皇叔何出此言?朕絕無此意。”
這話東晉皇倒是沒有說假,老趙王爺為了東晉半生戎馬,卻沒有仗著這些功勳和身份在他的面前倚老賣老,可以說,東晉皇對老趙王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