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4/4 頁)
以說這一次的運輸規模實在是巨大無比。
若不是這條海路早就已經摸清,張旭也不敢同意運送如此大的物資,畢竟這個時代,雖然他命令工匠全力研究海船技術,但是卻是也是極為艱難的,沒有確保安全的海路,絕不敢如此規模的運送。
不過運送的結果卻是令人極為滿意,安全到達,而一萬匹戰馬,除了有數百匹死亡之外,其餘的除了有些萎靡,卻是極為健康,這讓得張旭大為滿意!
而當他得知精鹽居然是可以換取優良戰馬之後,心中在考慮了之後,也是決定換取三千匹戰馬,再多的話,一方面是沒有那麼大的土地安置了,另外也不能夠讓得公孫瓚太過強大!
精鹽的作用是不用多說的,人沒有鹽吃,就沒有力氣,這樣的精鹽對於軍隊來說,簡直就是寶貝。
若是公孫瓚糧食充足、又是有著精鹽給軍隊吃,那麼還真說不好將袁紹幹掉了呢,畢竟他欠缺的就是這些基本保障,而起領兵作戰的能力,卻是極為強大,每每都是以弱勝強,若不是界橋之戰的時候,手下文官叛亂,斷了他的糧道,軍隊也沒有鹽吃,白馬義從,也不會大敗而歸!
畢竟公孫瓚可是以數十騎兵,可以戰勝草原烏桓數百騎兵的傢伙!
因此為了以防萬一,讓得公孫瓚徹底的做大,張旭便是有了決定,要給他支援,換取優良戰馬,卻也是不能夠讓其做大!
再說了,三萬匹戰馬,加上以前養的,整個昌縣剩餘的土地,也就是可以支撐五萬匹戰馬而已,他還要養牛羊豬等牲畜,為拿下整個東萊郡做準備,因此戰馬的數量也是不能夠太多了!
而公孫瓚在得知訊息之後,雖然有些遺憾,但是能夠換取六千石寶貴的精鹽,加上一百三十多萬石糧食,卻是足夠他將手下五萬騎兵養活了,還可以徵召大量的步兵,而兵精糧足之後,就是他再次反攻袁紹之時!
心中大為歡喜的公孫瓚,意氣風發,一掃之前接連打敗的頹廢,對於孫林在其領地通商的請求自然也是大手一揮便是同意,而如此一來,張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