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老朽不能明告。總之,這件事狼梟是有理的一方……”
“排頭對是非的看法,似乎不違世俗。”
“不,是非不離世俗,黑決不是白。那沙千里是個好色而狂妄的人,決不是老弟所想那麼簡單。那女人是自願跟狼梟來的,此中秘辛老朽也不明白。”
“排頭敢與沙千里作對,恐怕有點不自量力吧?”
王排頭冷冷一笑,說:“老朽無意與沙千里作對,這件事老朽不作左右袒,鸚鵡洲不是排幫的私產,任何人皆可在洲中自由去留,誰要找狼梟,他可以自己去找,但要求老朽將人趕走,老朽無能無力。沙千里要來自可找到狼梟,排幫的人決不出面干涉,當然也不買任何入的帳,決不能趕走狼梟。漢川八義找老朽的晦氣,他們找上了排幫的人,無意與江湖人為難、大家各謀生路,彼此沒有利害衝突,本排的人盡力忍讓,真要欺人太甚,咱們仍可一拼。同時,本幫中也有些弟兄是江湖的人,鬧翻了彼此都沒有好處,咱們離鄉背井謀生,沒有些許能耐豈敢地外闖蕩呢?”
“排頭能讓在下見見狼梟麼?”
“恕難應命,老朽不是忘恩負義的人,也決不出賣朋友,務請諒我。總之。狼梟在洲中藏匿,該出面時,他自會出面,老朽無法法勉強他?反正沙千里不久可到,可能在午後光臨,屆裡狼梟必定出面,老弟且拭目以待。”
林華無法叢這老狐狸口中套了線索,頗感失望,也就不再提起,以免對方生疑。
筵席將散,一名大漢領著張全匆匆入室。
“小兄弟,請坐,你認識這位老弟臺麼?”王排頭含笑招呼。
張全頗感意外,告坐畢,搖頭道:“小可不認識,但曾見過一兩次,聽說他叫林宗如,小可只知他投宿在城中的平安客找。”
“張兄,……你是不是感到與兄弟頗為面善?”林華問。
“這個……倒是真的。”
“你是不是也姓林?”
張全堅決地搖頭,說:“不,小姓張。”
林華劍眉深鎖,向王排頭說:“王排頭請留心看看。在下與張兄的面貌……”
“咦!你兩個確是有六七分相像,尤其是側面來,更有八分神似。”王排頭頗為困惑地說。
“自從第一次在客棧與林兄見面後,兄弟確有似曾相識之感。”張全頗為友善地說。
“張兄的身世,可否見告?”林華不死心地追問。
“兄弟自幼流落江湖,自懂人事以來,只知父母不知在何處,被人誘拐賣給一個人鼻朝天綽號叫五嶽朝天的人,不多久又被賣給了一個叫瘸子劉武師。他是唯一的不將兄弟看成畜類的人,雖則他老人家嚴厲得不近人情。有時他情緒好些甚至將兄弟看成朋友。至於幼年的事,兄弟早已淡忘,不復記憶了。”張全心情沉重地說。
“五嶽朝天……晤,江湖上好像聽說過這麼一個人。”林華喃喃地說。
“那人好可怕。”張全心猶有餘悸地說。
“張兄是任何處跟隨五嶽朝天的?”
“好像是在山東洲。太久了,有點記不清了,兄弟不怎地,經常恍恍惚惚神守不捨,記性不好,前情往事不復記憶,有時記起來卻又雜亂元我章希奇古怪。”張全不勝煩惱地說。
“小兄弟這次是隨插翅虎三個人來的,本幫有插翅虎的朋友,他們與莫三爺的人起了衝突。被朋友接來洲中暫住的。”姜排頭從旁解釋。
“張兄今後意欲何往?”林華問。
“師父有一位朋友隨太湖一君在江湖闖天下,頗為得意。這次我們在山東混不下去,闖了不少的禍,存身不得,便南下太湖投奔朋友。沒想到太湖一君已經返回湖廣,重建集賢莊招納天下英雄,因此,師父帶我們前來武昌,希望在水路朋友住處,打聽那位朋友的下落,以便請他再引至集賢莊投奔太湖一君。”
林華臉色沉重,說:“張兄,太湖一君不是什麼好東西,你們地投奔他,豈不是自甘墮落?”
“小弟身不由己,師命難違……”
“但你可以勸告令師,天下之大,何處不可容身?找一份正當活路……”
“我們本來就不是什麼好人。”
“知恥近乎勇,既然知道自己不是好人,便應該改過從善……”
“林兄,不必說了。”張全煩惱地說。
“兄弟希望與令師談談。”
“不可能的,家師不聽任何人的話。”
“你們在山東底出了甚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