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死後天下知(第2/4 頁)
對於成蟜正在做的事情,嬴政也有所瞭解。
能夠把農家收入囊中無疑是一件大好事,畢竟農家是諸子百家中人最多的。
影響力雖然沒有墨家,儒家,道家強,但在齊魏楚影響力很大。
如今墨家已經暗中靠攏秦國,陰陽家早就全面支援秦國。
道家天宗不問世事,道家人宗還算老實,沒有添亂,道家整體上在秦國的掌握下。
如此,諸子百家實力和影響力排名前幾的就只有儒家還沒有徹底倒向秦國。
不過沒有關係,等到未來以大勢碾壓,再給一些好處,不愁儒家不徹底臣服!
如果不臣服,那就滅了儒家,反正有很多代替儒家的學派。
相通道家,墨家,農家等學派很樂意接收儒家留下的勢力真空。
因此嬴政是支援成蟜意見的,不過嬴政沒有直接答應,又詢問了重臣們的意見。
成蟜的考量雖然不是完美無缺,但也有一定道理。
既然有一定道理,非楚系外戚官員可不會為了一個死人去得罪成蟜。
楚系外戚重臣為了報仇唱反調也沒用,一個呂不韋的份量就足以將他們壓得死死的。
因此,成蟜的提議透過了。
隨後呂不韋順勢提議:對熊啟府邸上失職人員免除死罪,從輕發落。
既然向六國展示了秦國仁義寬宏的一面,那就展現得徹底一些好了。
這是成蟜拜託呂不韋提議的。
呂不韋也很樂意送順水人情給成蟜,為以後自己家族鋪路。
在秦國根基深厚,勢力龐大,還沒有失去嬴政信任的呂不韋可不怕華陽太后。
太后也不能為所欲為,更何況宮裡可不止一位太后。
華陽太后真要任性,呂不韋是拿華陽太后沒有辦法,但身為丞相卻能夠輕鬆拿捏楚系外戚。
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給盯上了,除非嬴政庇護,否則絕沒有好果子吃。
當然成蟜也不是怕了華陽太后,只是不想鬧得太難看了。
呂不韋的提議自然被楚系外戚官員反對。
辯駁的事情自然無需呂不韋出面,朝堂上呂不韋的門生可多了去,楚系外戚勢力也比不上。
打嘴仗是根本打不贏的。
之前說了嬴政對於此事是無所謂的,見到呂不韋那邊佔了上風,便順水推舟同意了。
當君王與丞相達成一致,大局就已定,沒有什麼人能夠逆轉局面,太后也不行。
可以預見華陽太后氣不順是肯定的了。
不過成蟜無所謂,反正他是不會容許有人因為熊啟牽連而死的。
若是親祖母夏太后發話,成蟜還會睜隻眼,閉隻眼。
熊啟的事情討論完畢,之後的事情成蟜就懶得插嘴,開始閉上眼睛,光明正大的摸魚。
下了朝,成蟜本想熘回家,卻被嬴政給逮住了。
嬴政其實也沒有別的事情,就是問問成蟜有沒有把握在三天內抓到田光……
如果沒有,時間可以延長一些。
成蟜裝模作樣的思考一番後表示問題不大。
見此嬴政也沒有多說,實在完不成象徵性懲罰一番就是,沒什麼大不了的。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到了第三天,掩日秘密來到安置田光的宅院,準備殺死田光,拿著屍體交差。
自然不可能拿著活著的田光交差,控制不穩定,事情暴露就糟糕了,必須死無對證。
推開房門走進屋內,跪坐在地,鬍子拉碴,面色慘白的田光勐然抬起頭,雙眼血紅,仇恨怨毒的盯著掩日。
掩日心中有些驚異,但可不會被嚇到,反而饒有興趣的打量著田光,聲音玩味。
“不愧是宗師,雖然有預想你可能掙脫控制,但沒想到這麼快……”
“不過也無所謂,反正你死定了。”
田光是昨晚上掙脫的控制,回想自己做的事情內心一直經受著莫大的煎熬,可謂是痛不欲生!
因為熊啟不僅是農家背後的支持者,田光曾宣誓效忠,更視熊啟為農家崛起以及阻止秦國統一天下的希望。
如今他手弒恩主,斷絕希望,如何不痛苦萬分?
然而再痛苦,再後悔也無濟於事,大錯已經鑄成了。
對於如今的田光而言,死亡一點也不可怕,反而是種解脫。
雖然不是自己的主觀意願,是被控制了,但做錯了就是做錯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