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榮耀之後(第1/3 頁)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太后王氏育養有德,澤被江山,堪比堯母,朕感母恩,上請天命推其三世,盡封列侯,其兄信襲父爵,加為列侯,食邑山南,封豫蔭侯。
當久未登朝堂的太皇太后親自上朝令帝王近侍頒佈這一旨意時,大漢的朝堂,瞬間譁然。
先前那些一心擁戴江都王在後面造謠生事的小人,抑或中立持觀望態度的朝臣,即便是一直擁護嫡子繼位為國之正統的田蚡等儒生,亦是目瞪口呆,而劉徹,更是如此。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說些什麼,全不似平日朝議時,對陛下那般咄咄。
這一日的朝議,便在極其寧靜中透著古怪結束了。
太皇太后以陛下之名,褒揚王太后,蔭其祖,將王氏原本最不能啟齒卑微出身變得榮耀,甚至已經超越了她自己。在提升了王家地位的同時,無疑也更堅定了劉徹天子之位的牢固,更重要的是,太皇太后表明了自己的意見,她希望劉徹做皇帝,毫無動搖。
隨著太皇太后的表態,以及緊隨而來,令江都王去番就國的旨意,早將這鬧了幾個月的廢立之風壓得消弭殆盡。
劉非離開長安的時候,暑熱已至。
風聲蕭蕭馬蹄遲遲,長安城外人來人往的官道旁,一駕烙了王府標誌的輦車,極其張揚的停在道旁。
阿嬌少見的著了身蜜合色深衣,卻了紅的張揚,更顯貴氣,而她懷中大紅團福紋的襁褓間,不足半歲的劉建,似乎也覺察到離別的哀慼,一改平日的歡悅格外安靜。
“阿嬌,”同劉非閒話多時的劉徹終於回來,極其自然的抬手攬住阿嬌,笑著逗弄她懷中的劉建,“該走了,別耽擱了六哥的行程。”
記憶中,自劉徹被封為太子,便再沒喚過劉非六哥。
阿嬌詫異的望向同樣攬著淳于歆的劉非,卻聽他附和道:“是啊,要不天黑前就到不了驛館,是該走了。”
淳于歆溫婉的衝劉非一笑,自阿嬌手中接過劉建,“阿嬌,師父讓鎖心跟著你,想來是十分放心,我本不該說些什麼,可她畢竟年幼,日後還請你……多為她綢繆些吧!”
提到淳于緹縈,阿嬌下意識的會想起那個白衣翩然的男子,他此刻又在哪裡,綢繆著自己丈夫的性命呢?一個晃神,淳于歆已在劉非的攙扶下,登上了輦車。
劉徹沒有讓阿嬌目送那絕塵而去的馬車,在劉非登車後便拉著阿嬌步上車駕,固執得孩子氣。靠在車壁上聽到那碌碌而去的車聲,阿嬌突然發現,她年幼時光裡的那些玩伴,除了劉徹,都已經消失於她的生命裡……
緩行的馬車保持著固有的震動,突然一個急停,正出神的阿嬌同劉徹一齊向前衝去,又因慣性向後倒,劉徹下意識的將阿嬌攬在胸前,任自己的脊背狠狠撞上車壁,發出一聲悶響。
“小的該死,公子和夫人沒事吧?”
楊得意焦急的詢問,才讓阿嬌回過神來,打量劉徹放在自己腰間的手,詫異回頭,卻見他微皺著眉頭低聲道了句沒事,車才又不急不緩的開始走。
好不容易出宮一次,阿嬌自然要回堂邑侯府走一遭,只是卻沒想今日,劉嫖卻進宮了。於是不想多留的阿嬌,只同父親閒話幾句,便拉著劉徹回宮去。
依然搖晃的馬車,從堂邑侯府出來後,劉徹卻固執的將阿嬌攬在懷中,讓她靠著自己的肩膀,而他則靠在車壁上,感受著後背的堅硬以及懷中的溫香軟玉,唇角是一抹不加掩飾的笑容。阿嬌仍在出神,這樣搖搖晃晃的趕路,似乎讓她的思緒更加容易胡思亂想。
適才在侯府中,從未同她促膝長談過的父親,卻一改常態,極其難得的跟她閒聊了起來。只是那閒聊的內容,讓阿嬌寧願從沒有過這樣的閒聊。
陳午勸她為劉徹選妃,因為廢立之風雖已經銷聲匿跡,可如今惡毒的謠言卻直指她跟劉徹——帝不能嗣。儲君乃國之根本,而皇子正是這根本的來源,劉徹已經十八歲,同阿嬌大婚近兩年,除了這位皇后並無其他寵姬侍妾,所以這謠言之說,不可謂不惡毒。
阿嬌的腦海中不斷盤旋出衛子夫柔順的模樣,從前,劉徹就是用帝不能嗣這四個字,堂而皇之的寵幸衛子夫,給她這個皇后無子的罪名落到最實處。
“徹兒,過些日子,咱們去甘泉宮吧!”阿嬌突然開口,往劉徹懷裡蹭了蹭,找到一個舒適的位置。
劉徹手臂用力,道:“好,只是怕母親在那兒……”
阿嬌一愣,旋即想起王娡給自己下藥的事兒劉徹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