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頁)
秀秀有些難以置信。
“當然!要做出好弓,就得用魚膘呢。”吳驥來到一堆原材料,定睛一瞧,有膠、有角、有上好的木材,都是做弓的上等材料:“要做,就要做最好的弓!”
“我先教你熬魚膠。”吳驥打量著堆得象小山一般的魚膘,散發出濃濃的魚腥味。
“魚膠?魚膠是甚呢?”楊秀秀只聽過鹿膠、驢膠、馬膠這些動物膠,卻是沒聽過魚膠,很是驚奇,俏媚眼忽閃忽閃的,透著可愛。
“魚膠就是用魚膘熬的膠。”吳驥知道她不懂,只得給他細細解釋:“鹿膠、馬膠、驢膠,都是做弓的上好材料。可是,最好的做弓材料是魚膠。我就教你熬製之法。”
吳驥叫吳清叫了幾個人來,清洗了一口大鍋,生上火。把魚膘清洗之後,放到鍋裡煮,直到煮沸,再加入少量的石灰,鍋裡就出現膠質物,這就是魚膠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過濾,提濃。提濃的過程,就是一個蒸煮的過程,透過加熱,讓水份蒸發,得到的就是魚膠。
整個過程並不難,也不繁瑣,就是時間長了些,費時老長,這才完成。
望著魚膠,吳清一臉的迷糊樣兒:“驥兒,你會道術?魚膘裡竟然弄出膠了?”
“道術?”吳驥有些好笑,你要是知道現代有一門學科,叫做化學的話,你會如何想呢?笑著回答:“三叔,這魚膠和鹿膠、馬膠、驢膠,都是一樣的,熬就能熬出來。有了魚膠,我就能做出最好的弓了!”
後世證明,在所有的膠裡,魚膠是製作上等弓的首選。而在當時,制弓所用的膠就是鹿膠、馬膠、驢膠這些動物膠。吳驥若用魚膠來制弓,一定能製出最好的弓。
“這要如何做?”楊秀秀也來勁了,挽起袖子,露出兩截白玉般的皓腕。
“這也不難,我這就教你們。先把工匠叫來。”吳驥吩咐一聲,吳清忙去叫人。
這些人到來後,吳驥開始教他們制弓。制弓必然是吳氏軍工一個重要分類,需要一批制弓師傅,一是招驀了些,二是得自己培養。
吳驥研究過宋朝的弓,不能令他滿意,他要改進。改進的地方,主要在於:一是角,角材用水牛角是最好的。這是北方,水牛角難得,只能用羊角來代替。用羊角,不能做出最好的弓,吳驥決定用水牛角。
二是所用的膠,是魚膠,不是動物膠。
這是北方,魚膘有些難得,魚膠較貴,不易得到。這難不住吳驥,只需要在最重要的承力之處使用魚膠,其餘部位用動物膠,既達到提升弓品質的目的,又不會增加太大的成本。
第三個要改進的地方,便是增加弓弰。弓弰可以增強弓弦的蓄勢,即減低需要拉弦的力,使弓發射的箭有更強的殺傷力。
弓弰是中國古代弓沒有使用的辦法,要是有了弓弰,吳驥的弓必將大受歡迎。
第十四章 正式回易
弓箭的製造,費時比較長,而歸信軍沒有裝備,若此時遼軍打來,後果不堪設想,吳驥當然不會讓時間太長。他要楊秀秀收購的原材料,都是拿來就能用的,這就大大縮短了週期。
如今的北方,雖然澶淵之盟後,朝廷開始控制軍械。可是,長達百年的戰爭,仍是催生出了不少戰爭原料,要收購現成的原材料,也不難。
在吳驥的指揮下,工匠們忙碌起來,開始製作弓。有了吳驥的指點,他們做起來倒也不費事,很快就完成了。
完成之後,並不能馬上就用,要等到膠與弓完全的結合才能用,這需要點時間。
一連數日過去,吳驥檢視之後,膠與弓身結合得不錯了,可以使用了,拿起一張弓,試著拉開。
儘管有了弓弰,能省不少力,可是,以吳驥的身板,仍是不能拉開,只拉了個半開,吳驥沒法親身試驗這弓了。
而眼下這些人,制弓還行,要檢驗就不成了。得找個懂弓箭的人來試用,找誰呢?
吳驥眼珠一轉,立即想到一個人了,這個人就是齊大保。齊雲社的好漢們,最善長箭術,對弓箭最有發言權,由他們來檢驗,再好不過了。
想到就做,吳驥帶上幾張弓,出了吳氏軍工,趕去齊雲社。吳驥來到齊雲社,得到齊大保的熱情接待,親自迎進屋裡,叫人奉上茶水:“吳指揮,今兒吹了甚風?把你給吹來了!”
“齊兄,我來是有事兒麻煩你的。”吳驥與齊大保的交情越來越好,兩人稱兄道弟了。
“吳指揮,你有事兒就說,只要我能辦到,一定辦到。說吧,何事?”齊大保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