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部分(第1/4 頁)
“吳驥剛剛完成河西之戰,滅了西夏和吐蕃,雖然屠盡六十餘萬兩國之軍,卻是兵老師疲,定然要休整很長時間,這不正往幽州撤麼?”
“是呀!這樣的大戰,雖然宋軍大勝,卻是疲累不堪,這休整是必要的。依我看,吳驥不僅要休整,更要聯絡蒙古諸部,切斷我們北上之路,只有這樣,吳驥才有必勝的威算。”
“吳驥不僅要休整,還要運籌,還要聯絡蒙古備部,這一來二去,沒有三五個月時間不能完成,吳驥進軍上京的時間至少要在秋後去了。甚至,有可能是來年!”
這些大臣七嘴八舌,議論紛紛,猜測吳驥的進軍時間。他們所言皆是有理,可以說很中肯。河西之戰,雖然宋軍大勝了,卻也夠累的。更別說,自從涿州之戰始,宋軍就沒有好好休整過,一直在征戰,早就累得不行了,休整是跑不掉了。
更重要的是,要進軍上京,需要籌措大量的糧草。若無大量的糧草,吳驥斷不敢向大漠進軍,這有歷史教訓的。霍去病善於用騎兵,他攻打河西之時,沒有帶糧草,走到哪吃到哪,把盤踞在河西之地的二十四萬匈奴大軍給打得灰飛煙滅。然而,對於大漠,霍去病不敢不帶糧草,若是沒有糧草,霍去病也不敢向大漠中進軍。
古往今來,那麼多的名將,沒有一個敢不帶糧草而進軍大漠的,就算吳驥再能打,沒有糧草他也不敢進軍上京。
算來算去,吳驥進軍上京的時間最快也要秋季去了。大漠中的秋季很冷,很快就到了冬季,非用兵之季了,宋軍無論如何不敢在冬季進攻上京。這樣算來,吳驥很可能在來年進攻上京,拖延時間,這對於耶律洪基他們來說,那是天大的喜事。
“呵呵!依我看,吳驥來年進攻上京的成算更大!”
“我也如此以為!”
群臣齊聲附和。
耶律洪基緊抿著嘴唇,聽著群臣的議論,始終未發一言,眉頭一挑,問韓舉:“韓舉,你說呢?”
“皇上,臣以為吳驥在今歲進軍上京的可能不大。若臣是吳驥,就要來年進軍。”韓舉眉頭一掀,沉思著道:“大漠與別的地方不同,廣漠無垠,若我們打不過,還不會撤離?
我們利用大漠的廣闊,與吳驥在大漠中周旋,吳驥討不了好去。是以,時間越充足,對吳驥越是有利。”
大漠廣闊無垠,利用大漠與宋軍打游擊,誰也收拾不了,就算起兵家之祖孫武於地下,也會束手無策。
“嗯!”耶律洪基重重點頭:“朕也如此以為!雖說吳驥來年用兵的可能性更大,可是,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要做好秋季開打的準備。”
“皇上英明!”
群臣最想聽的就是這話,吳驥越晚進攻,對契丹越是有利。
然而,他們的話剛剛落音,就給急惶惶的軍報打擊得天旋地轉,彷彿世界末日到來似的。
“稟皇上,不好了,不好了,大事不好了!”一個親兵急衝衝的衝了進來,滿頭大汗,臉色煞白,跟在土裡埋過似的,遠遠就嚷了起來:“吳驥打到上京了!吳驥打到上京了!”
聲嘶力竭,心驚膽跳,晃了晃,一頭栽在地上,昏了過去了。
“吳驥打到上京了?”
一眾大臣不由得心驚,差點跟這個親兵一樣昏過去了。上京是他們最後的落腳點,若是吳驥打來了,他們的末日也就到了,誰能不驚?誰能不懼?
“胡說!”耶律洪基衝躺在地上的親兵喝問起來,可惜的是,這個親兵昏過去了,沒有聽見:”朕的大軍把上京方圓五十里守得鐵桶一般,吳驥打到上京,朕能不知曉麼?”
耶律洪基把收攏的遼軍駐防在上京周圍,拱衛上京。若是吳驥打來,這些遼軍就會傳來訊息。到眼下,甚麼訊息也沒有,要他相信吳驥打到上京了,他還真不信。
“稟皇上,吳驥打到城下了,宋軍正在列陣,準備攻城了!”就在耶律洪基發火之際,又一個親兵衝進來,遠遠就嚷起來:”城外的契丹勇士們不是給吳驥殺死,就是逃走了,他們壓根就沒有攔住吳驥大軍,吳驥大軍一路殺來,如入無人之境,無人可擋!”
耶律洪基雖然竭盡全力,蒐羅了數萬軍隊,駐守在上京。可是,這些軍隊的戰力不行,再加上裝備更是不堪,與宋軍對上,肯定不是宋軍的對手,給宋軍擊潰,是必然之事。
更重要的是,遼軍士氣極度低落,若是遇到宋軍,十有**不會拼命,而是逃命!
如此一來,耶律洪基佈置在城外的遼軍就成為了擺設,無法阻擋吳驥大軍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