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2/4 頁)
,他的心思用在正途上。”王韶這話就有點意思了。
宋神宗臉上的笑容僵住了,朝中大臣,要說聰明人,很少有人比得過司馬光的。可是,此人一心反對新法,處處與王安石作對,這讓宋神宗很是惱火。司馬光少有才名,若是一心一意為國,一代能臣是跑不掉的。
“嗯!”宋神宗眉頭一挑,轉換話題道:
“你和吳驥商議的結果怎樣?快快給我朕說來。”
王韶卻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左右一望,在呂惠卿和呂公著二人身上一瞄,沒有說話。
宋神宗已經明白了,此事必然太過重大,越少人知曉越是好,衝二人道:“呂惠卿,呂公著,你們先下去。”
二人領旨,退了出去。呂公著萬分不爽,恨恨的道:“呂相公,你瞧見了吧?如此大事,竟然不讓我們參與,哼!”
呂惠卿是變法的二號人物,都不能參與,他著實不爽,卻是沒有說出來,搖搖頭,快步而去。
“邵九,你帶人守著,三十丈內,任何人不得靠近。”宋神宗吩咐一聲,邵九領命,自去辦理。
宋神宗站在門口,見邵九辦好了,這才關上門,回過身來,對王韶道:“王韶,你可以說了。”
“官家,臣與吳都指揮商議,有上中下三策。”王韶眉頭一挑,暗中道:”但願吳兄弟點撥的有效,能說服官家。”
王韶與吳驥商議之後,就在為如何說服宋神宗而犯愁。要知道,吳驥的謀劃太過驚人了,儘管宋神宗很想改革宋朝的局面,也不見得有膽量接受,這說服宋神宗就是重中之重了。
“哦。三策?不少嘛。”宋神宗有些意外。
他和王安石、呂惠卿、呂公著商議了好幾天,一個辦法都沒有想出來,王韶竟然說有三策,他著實很驚訝。
就是王安石也不例外,吃驚的打量著王韶道:“這麼多!”
“下策,就是集中舉國之力,攻打一國。”王韶眉頭一掀,道:“臣與吳都指揮商議,以為集中舉國之力來攻打遼國為上,打西夏為下。其原因在於,燕雲之地是遼國的重地,若是沒了燕雲之地,遼國也就無能為力,其實力會一落千丈。”
“是呀!”宋神宗不住點頭,大是贊同道:“若無燕雲十六州,契丹人不過和匈奴、突厥一個樣,只會盤馬彎弓,不會有精良的裝備、發達的技藝,眾多的口眾,吃不完的精糧。”
遼國的核心重地就是燕雲之地,沒有了燕雲之地,遼國只是單純的遊牧民族,不會有城池,不會如眼下這般難以收拾。
“只是,若是如此的話,就無法對付西夏,西夏必然出兵關中,若是陝州丟了,關中丟了,其後果難以設想。”宋神宗是個明白人,眉頭緊擰著:“別的不說,光是朝中的口水就會淹死很多人。更別說,還會有別有用心之人去鼓動,則天下囂囂,大宋會處於動亂之中。”
陝州丟了,關中丟了,後果太嚴重了,即使收復了燕雲之地,也會讓宋神宗頂不住。王安石不住點頭,大是贊同道:“著實如此!此計,萬萬不可。”
“官家,若是要問罪,臣願頂罪!”王韶猛的站起,道:“只要大宋能一統天下,臣之榮辱又算得了甚麼?還請官家成全!”
“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王韶,你有這份心,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宋神宗眼裡噙著淚水,用力拍著王韶的肩頭,道:“此計,決不能用。說說中策。”
“官家,這中策就是緊守城池,不予進攻,一直拖下去,務使城池不失便算成功。”
王韶說出計較。
要說守城,宋朝還真有很大的成算。宋朝別的不行,這城池特別堅固,即使西夏、遼國的軍隊再能打,打得宋朝沒還手之力,也是拿宋朝的城池沒辦法。若是行此策的話,倒是一個穩妥之策。
“此計,倒是不錯!”宋神宗有些意動,撫著額頭道:“若是緊守城池,不使城池有失的話,倒不是一穩妥之策。即使耶律洪基有三頭六臂,也是拿大宋的城池沒奈何。更不用說,邊關還有十萬精銳大軍,一個不好,再來一個雄州大捷,也不是不可能。”果然,如吳兄弟所料,官家對此計大是贊成。”王韶眉頭一挑,暗中讚歎吳驥料算得準確。
“富家,此計雖然穩妥,卻是耗時甚長,沒有數年時間,不會止兵。”王韶提醒一句。
“哦!“宋神宗若有所悟,眉頭擰成了川字,道:“真要如此的話,朝中的口水會亂濺,大臣們會一通接一通的上奏,說擄掠的時候打得那麼好,為何戰事拖得如此之長呢?一定是邊將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