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1/4 頁)
王安石微微一笑,道:“官家若是不信,朕舉兩個例子,便知分曉。”
宋神宗輕輕點頭。
“商鞅入秦,三見孝公,第一次第二次都是說以大話,孝公以為商鞅無真才實學,只會磨嘴皮子,對他很沒好感。實則不知,商鞅是為堅定孝公心志。”王安石博古通今之人,引經據典正是其所長:“商鞅第三次見到孝公,知其變法心志已堅定,便獻強秦九策,孝公大喜,命商鞅變法,秦國由是變強,奠定王業之基。”
商鞅變法,影響深遠,影響了中國的歷史程序。然而,其變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坎坷。他為了堅定秦孝公變法的心志,三次見秦孝公,頭兩次說以所謂的帝王之術,實則是假大空,說得是天花亂墜,卻沒有一條實用。
直到第三次見到秦孝公,這才上“強秦九策”,這是具體的措施,條條針對秦國的現狀,可以說是對症下藥,秦孝公大喜過望,才有商鞅變法之事。
這是千古美談,宋神宗臉色稍霽:
“嗯!”
王安石知道見效了,接著道:“第二件,是範睢見秦昭王。秦昭王三問範睢,範睢三緘其口,閉口不言,為的是堅定秦昭王的心志。
最後才有去華陽,逐穰侯之事,更有’遠交近攻7的奇策。”
範睢本是魏國人,給逼走,來到秦國,根據秦國的現狀,給秦昭王寫了一道奏章。秦昭王很是動心,派人把範睢找來,向範睢問計。
範睢閉口不言,直到秦昭王跪下請教,範睢這才說出他的計較,歸結到底,就是把秦昭王的親戚華陽君、穰侯逐出朝堂,因為兩人控制了朝政,秦昭王給架空了。
範睢還給秦昭王獻了一條奇計:遠交近攻,這是留傳千古的奇計。
這兩件事雖然讓帝王難堪,可是,其效果卻是非常之好,這是千古美談。宋神宗的臉色好看多了,打量著王安石道:“介甫,沒瞧出來,你還是一個不錯的說客,深通縱橫之道。
那你說說,朕的奇功在哪裡?”
“呵呵!”王安石笑著道:“官家,以您之英明,不會不知道吧?這無需臣來說了。”
“嗯!”宋神宗走到圖前,指著涿州道:
“若是涿州為大宋攻佔,那麼,大宋就劍指幽州了,接著出兵幽州,很可能拿下來。拿下幽州,也就等於是拿回了燕雲之地。即使不能同時收回,也是差不到哪裡去。可是,你們為何要選在涿州與耶律洪基打,而不是進攻幽州暱?”
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由不得宋神宗不問。
“官家,這是穩妥的辦法。”王韶解釋,道:“幽州在涿州之北數百里處,其城高垣厚,不是讓我們忌憚的,用吳都指揮的辦法,完全可以攻破幽州。這點,請官家放心,臣在回京之前,已經與吳都指揮試過了,不會有問題。”
“這一仗的緊要處就是能舉一否攻佔涿州,既然你們有辦法,那就好辦多了!”宋神宗長吁一口氣,對堅城是最難收拾的,有辦法就好。
王韶知道宋神宗的氣已經消了,這事**能準,不由得大喜,聲調轉高,道:“真正讓我們忌憚的是,這幾百裡的路程。若是進攻幽州,一旦戰事不順,我們不太好撤退。若是在涿州與耶律洪基大戰一場的話,就好辦多了。
涿州到了我們手裡,大宋就劍指幽州了,耶律洪基一定會起大軍前來涿州與我們決戰。即使戰事不利,我們要撤退,也會方便很多。”
多幾百裡的撤退,與少幾百裡的撤退,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看來,你們的底氣也不足!”宋神宗的眉頭擰在一起了。
“官家,不是我們的底氣不足,這戰事能不能順利打下去,得看陝州戰事而定。”王韶的眉頭擰緊了:“陝州地形複雜,多山,交通不便,備軍間難以協調,不能相互馳援,易為西夏各個擊破。若是陝州戰事不利,我們打得再好,也不得不撤軍。”
“哎!橫山啊橫山,可惜未在大宋手裡!”宋朝與西夏打了數十年,宋神宗自然知道王韶所說是真的,嘆息不已。
略一停頓,問道:“既然你們想到了這問題,你們有何對策?”
“對策有兩個。”王韶接著剖析道:“一是要打得猛,打得狠,在最短的時間內結束戰事。”
“這點很重要!”宋神宗點頭。
“二是,以涿州為餌,誘使耶律洪基的大軍前來,在涿州大戰。這一戰,我們不以繳獲,不以佔領土地為主,而是以殲滅耶律洪基的軍隊為主。“王韶右手一握拳,大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