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3/4 頁)
不多?天下有名的產馬之地,都不在華夏手裡,而是給異族掌控,在漢朝是匈奴踞有,在大宋是西夏和契丹人所有。”
經他這一說,吳驥也是明白過來,不由得點頭大加贊成,暗中道:“原來網上流傳的討論帖是如此的不切實際,連漢朝的歷史都沒有搞明白,就在妄下結論。漢武帝初期,漢朝的版圖也不大,養馬的地方都不在漢朝手裡,漢武帝卻是能夠打造出騎兵,著實讓人震驚。”
“沒錨!”皇甫嵩和齊大保連聲稱是:
“若不是聽鄭大人道來,我們仍為人所誤。這些讀書人,真沒見識。哦,鄭大人和吳都指揮有見識,挺有見識。”
二人發現有口誤,有些不好意思,忙著糾正。
“呵呵!”鄭太撫著額頭,笑道:“書並不是死,只是讀書的人太呆板了。漢武帝登基之時,沒有這些養馬之地,漢朝照樣有優良的戰馬,就在於馬政。”
“馬政?”皇甫嵩和齊大保齊聲驚呼起來,氣憤憤的道:“那個要民間養馬,坑害百姓的苛政?”
對馬政,吳驥就瞭解不多,聽得有些糊塗。
“哎!”鄭太長嘆一聲,道:“在漢唐之際,馬政可是良法。正是因為馬政,華夏才馴養了不計其數的戰馬,華夏大軍才能縱橫馳騁,所向披靡,漢武帝才能擊破匈奴,唐太宗才能滅東突厥,東征高麗。漢朝是大力推行馬政,不僅鼓勵民間養馬,官府開闢牧場,牧養了很多戰馬。漢初少馬,就連朝中大將出行也只能乘牛車,其缺馬程度由此可見。漢朝向匈奴購買了大量的駿馬,這些駿馬,除了一部分給軍隊使用外,另一部分就用來雜交,改良馬種,是以,漢朝的駿馬很神駿,並不比匈奴的戰馬差。”
“改良馬種?”這事在現代社會的話,一點也不驚奇,在漢朝就有些讓人難以置信了,吳驥很是驚訝。
“是呀!”鄭太輕輕點頭,道:“漢代改良馬種,取得巨大成功,馴養了很多駿馬。驪山腳下,就有一個漢朝的養馬場,牧養了數萬駿馬,由此可見漢朝馬政之盛了。而大宋,管理不善,馬種改良不得其法,把在漢唐之世取得巨大成功的馬政變成了坑民的苛政。’
他言之鑿鑿,吳驥三人當然相信他說的是真的,不由得嘆息一聲。
“大宋在河北路有十二個馬場,一年不過馴養兩千四百匹駿馬而已。”鄭太長長的嘆息一聲:“哎!貪汙、**,造成的。”
“十二個馬場,一年才養兩千四百匹駿馬,這不可能。”皇甫嵩尖叫起來。
“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如此之少。”齊大保也是震驚。
“給人賣了。何萬全敢把歸信軍的戰馬賣了,那些養馬的官員豈能沒這膽?”吳驥心念一動,就明白了原委。
“吳部指揮說得對,不是養不出馬,而是好馬都給賣了。”鄭太仰首向天,長嘆不已:
“大宋駿馬很貴,而又管理不善,貪汙**,這種賺錢的美事,他們豈能錯過?朝廷急需戰馬,數次查詢戰馬,查得的數字也不可信,好馬沒出現,隱匿是必然的。”
連馬場牧養的駿馬都敢私賣,宋朝要是能準確的查出馬匹數量,就成了怪事,隱匿不報是必然的。
“雖說華夏是農耕為主,並不善長牧養。
可是,只要得其善法,牧養戰馬沒有任何問題。至於這牧養之地,根本就不用愁,大宋一億口眾,所佔有耕作之地,並不多,餘下的荒山野嶺,用來牧養戰馬,再好不過了。”鄭太最後道。
吳驥聽了他的話,大加贊成,現代社會,人口爆炸,達到十三億,土地少,資源緊缺。
而在宋朝,不過一億人口,更重要的是,宋朝百姓的生活水準與現代的百姓相比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在宋朝,只需要有飯吃,有衣穿,基本上就是小康生活了,其所需要的資源少得多。如此一來,對土地的使用就不會太多,荒地不少,只要用得基法,馴養大量戰馬,不是問題。
“漢唐之世就是這樣養出了大量的戰馬?”吳驥盯著鄭太。
“沒錯!就是這樣。”鄭太重重點頭:
“說起這馬政,漢朝取得的成功最有借鑑之處。”
聽了鄭太一番話,吳驥、皇南嵩、齊大保三入面面相覷,心中之震駭難以形容。宋朝缺馬,這是不爭的事實,卻是沒有想到,並不是養不出來良馬,而是因為**造成的,漢唐之際的良法,到了宋朝竟然成了坑民的苛政。
要不是聽鄭太所言,誰也不會相信。宋朝也想仿效漢唐之世,推行馬政,馴養戰馬,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