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2/4 頁)
家正在興頭上,我非參他一個私自出兵的罪名。呃,官家讓他便宜行事,我要參他的名目都沒有了。”呂公著轉起了小心思,卻發現根本就奈何不得吳驥,非常鬱悶。
“朕讓吳驥便宜行事,他就給了朕這麼大一個驚喜,呵呵,不錯!不錯!”宋神宗未語先笑:“若是大宋之軍都如此,大宋何愁不強呢?”
“是呀!”王安石也是感慨萬千:“自從前朝滅亡之後,華夏就未有如此壯舉,縱橫兩千裡,實是壯舉!”
“壯舉麼?”宋神宗搖搖頭。”官家,這還不是壯舉,還有甚是壯舉呢?”呂惠卿忙問道。
這問題是王安石和呂公著要問的,二人也是如此想,打量著宋神宗,靜等他給出答案。
“著實是壯舉。可是,就要變成驚喜了,更大的壯舉在後面。”宋神宗萬分歡喜,撫著發燙的臉蛋,把手中的奏章拋給了王安石。
王安石接過,展將開來,呂公著和呂惠卿二人一左一右的湊上來。三人一打量,王安石手一抖,奏章差點掉在地上,幸虧他反應快,才沒有掉下去,抄在手裡了。
“這個,這個……”三位重臣一臉的震驚,嘴巴張大,眼睛瞪圓,結巴了半天,再也沒了下文。
“你們是不是難以置信?”宋神宗把三人的神情看在眼裡,特別享受:“朕也是給嚇了一大跳呀!要不是反反覆覆的看,朕還以為王韶在誑朕暱!”
“官家,這能行麼?”三人又是異口同聲的問道。
三位重臣,通曉文事,卻不善兵道,這種大膽到顛覆了宋朝基本策略的事情,他們還真是沒有把握。
上百年來,宋朝執行“以步制騎”的戰略,以步兵為主,以騎兵為輔,這種思想根深蒂固。而王韶的奏章,卻是以騎兵為主,以步兵為輔,這與宋朝的策略背道而馳,要他們不震驚都不行。
“這事,朕也是拿捏不準,這才把你們叫來商議商議。”宋神宗撫著額頭,道:“說起武事,我們四人都比不得王韶。王韶如此篤定,應該是不會差。”
說到用兵,王韶是權威,就是呂公著也得承認,儘管他很不爽,王安石三人不住點頭。
“再給你們看一道奏章。”宋神宗回過身,找到一個描金匣子,打了開來,取出一道奏章,道:”這道奏章是王韶與吳驥合寫的,朕看了很多遍,越看越是覺得有理。再有吳驥這次深入遼境擄掠,朕越發覺得大宋以步制騎的策略有問題。”
說著,把奏章拋給了王安石,三人合看,一邊看一驚訝之聲不絕,下巴砸腫了腳背。
打劫歲幣之後,王韶到歸信傳旨,與吳驥有過爭論,最後吳驥說服了王韶,宋朝應當改變策略,不再以步制騎,而是要以騎兵為主,步兵為輔,對遼國進行大擄略,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最後,二人一起寫了這道奏章。
奏章送到,宋神宗一開始有些不信,越看越是覺得有理,就鄭而重之的收了起來。再有吳驥這次深入遼境擄掠作為佐證,就讓宋神宗不得不信了。
歸信軍雖然不全是騎兵,卻是人人都有馬騎,有高速機動能力,這保證了歸信軍的成功。若是沒有馬騎,吳驥是不敢深入遼境去打劫的。
“你們說,如何處置的好?此事太大,你們要暢所欲言。”宋神宗神情凝重,眉頭緊擰,打量著三人。
這是關係到兩種策略的重大問題,一旦出錯,後果不堪設想,誰也不敢亂說話,王安石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發言。
“介甫,還是你來說吧。”宋神宗只得點名了。
“官家,說到用兵之事,非臣之所長,臣所言也未必能準。“王安石先是謙遜一番,這才道:“大宋實行了數十年的以步制騎的策略,可是,數十年來,大宋制住了遼國西夏的騎兵麼?沒有!不僅沒有制住遼國西夏的騎兵,反倒是給壓著打,今日吃一個敗仗,明日吃一個敗仗,數十年下來,大宋吃了太多的敗仗。”
這是大實話,就是太難聽了,可是,宋神宗卻是聽得很認真,眉頭擰得更緊了。
“說到以騎兵為主,並非吳驥所創,而是在秦漢隋唐之世大行於世的策略。”王安石博古通今之人,雖然不懂兵道,卻是知曉很多史事:“大宋不妨以史為鏡,鑑古今。漢初也是缺馬,漢軍的騎兵不多,只能緊守城池,與大宋如今的情形差不多。漢武打造了大量的騎兵,強漢大軍在衛霍之輩的率領下,縱橫於大漠中,殺敵無數,強漢大軍威名遠播。’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如此豪言,至今流傳。”
呂惠卿與呂公著二人也是博古通今之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