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1/4 頁)
“能親手殺死幾個遼狗,不要說臉上刺字,就是全身刺字也不在乎。嗯,那玩意兒上刺字都沒事!”
年青人聚在一起,一邊逛著街,一邊說著。
在宋朝,當兵是最沒出患的,社會地位低下,好男不當兵是宋朝的特別現象。只有那些走投無路自勻人,才會去當兵,是以,宋朝的兵士素質相當的低下。
特別是刺字,更是讓人受不了。有很多人想當兵報國,卻是不想刺字。要知道,在古人眼裡,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不能毀傷,要他們刺字很難的。為了把這部分人收進軍隊,宋朝特的弄也了個名目,叫“效用”,相當於現在的僱傭兵,讓他們當兵,不剌字。岳飛就是效用出身。
可是,去歲的宋朝太露臉了,斬殺了那麼多的遼狗,激發了宋人的愛國熱情,民族自豪感,願意從軍,哪怕是刺字也不在乎了。
宋人之所以暮氣沉沉,並非他們缺乏激情,並非他們缺乏愛國之心,只是在於宋朝的敗仗太多了,沒有激發他們的熱情。去歲的大勝,完全激起了百姓的愛國之情。
“涿州大捷!”
“涿州光復了!”
“斬殺五萬六千九百餘遼狗!”
突然之間,一陣驚天動地的吼聲響起。這吼聲沙啞、剌耳,跟破鑼沒差別,很是難聽。
可是,聽在百姓耳裡,跟天音仙樂似的,無不是扭頭矚目,死盯著聲音傳來的方向。
“隆隆!”只聽一陣如雷鳴般的聲響傳來,只見一隊宋軍兵士在前,不計其數的百姓或騎馬或騎驢或奔跑,緊追而來。
不管他是騎馬還是騎驢,或是步行,他們個個歡喜不已,興奮得滿臉紅光,揮著胳膊大吼大嚷,好象這天大的勝仗是他們打的似的。
這次的情形與上次報捷頗有幾分相似之處。宋軍奉命報捷,他們到達哪裡,捷報就傳到哪裡,哪裡的百姓就從後跟來。是以,報捷的隊伍跟滾雪球似的,迅速壯大,很快就是一支隊伍了,不知道有多少人隨在後面。
唯一的區別就是,上次報捷百姓遲疑不已,驚疑難定,不知道該不該相信。在經過一陣猶豫之後,才不得不信。
而這次,百姓沒有絲毫的猶豫,盡信不疑。去歲的擄掠能一次斬殺七萬三千多遼軍,這次才斬殺五萬六千九百多,比起上次要差一萬多,還能有假麼?
“快閃開!給長行,不,給大宋的勇士們讓道!”街上的百姓不約而同的口孔起來。
他們叫慣了長行,脫口而出,馬上就覺得不合時宜,這才改口叫“大宋的勇士”。自從宋朝建立以來,能得百姓自發的如此稱呼,沒有幾次,這太難得了。
“快給大宋的勇士讓道!”
百姓醒悟過來,齊聲催促起來,一副焦急樣兒,瞧他們那樣兒,生怕讓得慢了。
事實上,不需要提醒,百姓也知道該如何做的,紛紛閃到道旁,向疾馳而過的宋軍兵士投以最為敬仰的注目禮,恭送他們透過。
“大宋又打勝仗了!”
也不知道是哪個百姓激動難耐之下,率先吼了起來。
“大宋又打勝仗了!”
這個“又”字用得特別好,百姓大是認同,跟著歡呼起來,吼聲直上雲霄,震得地皮都在抖動。
“快,敲鑼!擂鼓!”
“快,放爆竹!”
百姓的喜悅之情太難以抑止了,無不是想著法兒渲洩。正是新年之際,喜慶的東西準備得不少,只片時功夫,整個汴京城就沸騰了,鑼鼓喧天,爆竹聲聲震天地!
“大宋萬歲!”百姓歡呼著,象海潮一樣朝皇宮湧去。
XXXXXX集英殿,宋神宗端坐著,好象石像似的,沒有絲毫動靜。
邵九看在眼裡,急在心頭,想問詢又不敢,猶豫難決。想了想,邵九一咬牙,身子躬成成九十度,小心翼翼的問道:“官家,官家……”
宋神宗還是那般端坐著,沒有一點動靜,要不是他的胸膛微微起伏,真把他當作了雕像。
“官家,您這是怎生了?”邵九的聲音略為提高,仍是小心翼翼的問道:“官家,您都坐了好幾個時辰了,連晚臘都沒有進。“細心的邵九發現,自從大年夜開始,宋神宗就心思不屬,連正旦大朝會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兒。曹太后要宋太宗訓話,宋神宗說得結結巴巴的,好象根本不會說似的。
這種訓話沒什麼特別的言辭,就是說一通喜慶之言,讓大夥歡喜歡喜就行了。宋神宗不知道說過多少回了,就從來沒有如這次這般,一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