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部分(第2/4 頁)
影響,故此佛門的菩薩忙於收集香火,而不受香火的害處所影響。
而道門的金仙,可以受香火,也可選擇五行本源,從而五氣朝元,莫閒本來不必以符詔成,他的五行本源雖不完善,但也五寶合身,但走那條路,他的五行之物需要先天才成,他手中只有先天冰魄,合身的五件寶物都是後天寶物,要返還先天,得尋找先天五行之精,那不如走符詔之路,先入了太乙金仙,自然誕生先天五行之氣,將寶物點化為先天,從而達到五氣朝元的境界。
而先天五行之精。要在遠古時期,倒可以選擇,現在在仙界,先天五行之精終是大派也幾乎看不到,倒是不周界這個世界,說不定有,莫閒念頭一轉,又搖搖頭。
封神已畢,打神鞭化作一道光影,和封神榜消失,他感受著符詔的變化,現在符詔可以刻召鬼神,不過僅限於他所封之神,但原理是一樣,莫閒代天封神,從而明白,符詔召喚鬼神不過是投影,而非神的本體,甚至就是不存在之神,憑空也能召喚出來,神明本來就沒有,只不過是一種精神,恍惚之間便成了神,他完全是生命的一種願望而已,道門封神不過是將此種願望具現化。
莫閒現在看問題,都不自覺間的追根溯源,這是他的道所造成,許多仙人卻不是這樣,他們從不追問,因為事實就在那裡,隨著功行加深,該明白的就會明白。
………………………………
37。回想佛門生疑惑,奉命救援到龍華
莫閒坐在道觀之內的靜室,他沒有煉功,而是靜靜思索,他的符籙之道是由宣明宗松溪所傳,而宣明宗卻以符籙聞名,但其中成就符詔卻只有松溪,而且,在松溪轉世之前,莫閒沒有見他施展過,轉世之後,卻改修黃庭之道,這回他展示了符詔,難道黃庭之道與符詔有關係?
莫閒不得而知,他修符詔過程並沒有太難,當時不覺得難,現在想想,卻不是那麼一回事,莫閒心中似有所悟,那個世界不簡單,道門的人在算計著什麼,連符詔本該太乙金仙所掌握的東西,還有世界開闢之法,屬於天仙掌握,都出現在凡世間。雖然都作了簡化,其中意味值得人回味。
莫閒的神念散出,雖然閬雅山脈戰鬥落下帷幕,但大戰才剛剛起,在他的神念中,無數天兵和神庭的神卒在虛空中鏖戰,此是發生在凡人無法看見的空間,在地面,在水中,無數鬼卒還有部落的軍隊與道門的地面部隊絞殺在一起,戰火在大地上漫延,在另一方面,佛門也大顯神通,無數佛光與神庭的神光互有進退,莫閒看了一會,便收回了神念。
他沉入內心,實質上也沉入諸天結構之間,內與外的界限中一消失,他的精神化入天地間,和天地精神相往來,天地對他的限制消失,他念起處,在三千蓮花界的化身突然間感到一種親切,好像天地都向他傳替著什麼他眉頭一皺,陡然他明白了,化身一瞬間消失了,化入小世界間之間,他徹底明白了,與天地相往來,原來是這麼回事,心靈完全放開,一個完整的莫閒出現,無外無內,完全不存於世,良久,化身才從這種狀態脫身而出,他看著小世界外三千蓮花界,看來這個世界不簡單,雖然只是凡界,卻讓莫閒存疑。
三千蓮花界,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道等等因素,莫閒的化身終於起疑了,大勢至菩薩究竟想做什麼?為什麼會輸給道家,卻又有報身入世,而且分為二個,是大勢至菩薩出了問題,還是另有謀算?
這些問題都橫亙在莫閒面前,而莫閒的本尊已入仙界,現在雖在不周界,但與仙界之間不像蓮花界與仙界之間,不周界與仙界都在太極弦的另一側,偏於精神的一側,而蓮花界卻與仙界不同,從蓮花界只能飛昇入仙界,而不周界卻不用,裡面的人可以直接進入仙界。
對這些問題莫閒的化身想不通,而本尊卻將這個疑問丟給了化身,正好化身沒有事做,就慢慢來解這個疑問。
他這一入定,時間卻是過去三年,這三年之中,雖沒有到太乙金仙,但太乙金仙之路已經跨出一大步,由於符詔存在,他徹底明白了,先天道果是怎麼回事,對他來說,造化就是他的先天道果,他自從選定造化之路,一直都在向這個方向努力,這還是他在凡界時就已經向這個方向努力,體內的玉文還很朦朧,莫閒知道,這僅僅是一種具現,根本沒有赤書玉文這一回事,不過是他聽眾人所說,心中的了定見,於是便幻化出玉文,來顯示他悟的道,如果當真,雖然能進階太乙金仙,但下面一道關卡更難透過,可能就會困在太乙金仙。
莫閒是幸運的,在於他在化神期時,就已知悟出道是永恆運動的,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