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鎮龍廷 > 第一百二十七章 珍妃之死

第一百二十七章 珍妃之死(第2/4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女魃:我家少主被人拐走了蓮花樓之前世今生生活的橄欖枝乾心論道追風樓綜武:大離逍遙王,群魔震驚退休魔藥教授轉職養花盜中盜,計中計綜影視:一線生機無名之劍客驟變風雲情廢材修仙十年風雨刃含霜守襄樊吳長彥:武學海洋中的孤舟蓮花樓之我有房車系統超級醫武系統驚城劍雪江湖有酒名為愁逆麟行

喚醒後來人,繼續走在這條路上,才能看到最終的曙光。

跟隨康北海,倒不是沒有理由。

那位北海先生能聚攏如此多的天下英才在身邊,自然是因為,他的主張,其實很不錯。

“拒和、遷都、練兵、變法。”

這其中,無論是哪一條都撓中了譚維新的癢點。

尤其是被時人所詬病的遷都之議,更是神來之筆。

皇帝都遷到海上了,這個朝廷還玩不玩?

還不是群雄四起,終究會回到漢家統治之中。

還有,康北海提出務農、勸工、惠商、恤窮,安撫天下百姓,結合開設礦山,修建鐵路,開辦學校,廢除八股等政策。不但說服了廣序帝,更是說服了一些有志之士。

這些人認為,北海先生心懷家國,當能成事。

當然,主張是主張,行事是行事,並不能混為一談。

如今的北海先生,做事就有些讓人摸不到頭腦了,尤其是提議立憲,與鷹國、花旗、櫻花等國建合邦之國,共治神州。

這種提法一出來。

兩人就漸生嫌隙,暗地裡各懷心思了,這一點,張坤算是看出來了。

“所以,北海先生立憲一事,譚兄是不認同的。因為,若是立憲成功,尤其是在洋人的支援下權歸一身,蠻人江山不管如何,國土是否會分裂,總還會穩固數十年,甚至上百年。

長此以往,天下百姓,日子會過得更苦上許多。

不但被朝廷壓榨,頭上更多了一重大山,多了洋人這個主子……這是譚兄萬萬不願見到的。”

張坤嘆息,他算是明白了譚維新等人的變法初衷,以及立場如何。

“那麼,左季棠、曾國華等中興之臣?”

張坤又問。

“是我漢族之恥,其罪不赦……”

譚維新眼裡就閃著仇恨光芒,他覺得,別人都在稱讚的這些大青名臣,能臣,對自己來說,就是逆臣,是漢人的恥辱,是家鄉的汙點。

就是這些很有學問,很厲害的漢人,對蠻人忠心耿耿,把蠻人朝廷整治得蒸蒸日上。

百姓頭頂的那座大山越來越大,越來越重。

壓得人,直喘不過氣來。

“那麼,北疆和西土呢?”

張坤一直好奇對方提議把這兩個地方賣掉,到底是出於什麼心思。

“此為蠻人腥羶之地,向來不服管轄,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賣了銀子興我神州,也算不得什麼。”

譚維新理所當然的答道。

看看,這才是歷史的侷限性。

若是在另一個世界,有人敢這麼提議把土地賣給外國人,不被人噴得狗血淋頭才怪。

因為,那兩個地方屬於國家不可分割的領土,誰說賣給外人,那就是賣國賊,會釘在恥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但是,譚維新不一樣啊,從這裡可以看出,他是堅定的民族維護者,從頭至尾,就沒把蠻人朝廷當做自己的朝廷,心中只有漢民。

既然屬於蠻人舊地,那賣了也就賣了吧,不可惜。

“原來如此,廣序帝因此就死不得,也敗不得,既不能讓他大權收攏,也不能讓他徹底落幕……”

張坤眼中精光微閃,算是看明白了譚維新和大刀王五等人的操作。

如同刀尖上跳舞。

既矛盾糾結,又義無反顧。

這也解釋了,譚維新、楊深、康懷仁等後來的六君子,為何如此決絕。

而大刀王五等江湖武人,為何行事首鼠兩端……

時而扶青廷,幫著變法,幫著打洋人;時而又加入義合拳,跟著造反,殺朝廷官兵。

簡直是打成了一鍋亂粥,完全看不出具體立場。

撥開深層迷霧,就可以看得出來。

這批人,其實心裡裝的是百姓,護的是神州,並不是蠻人青朝。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

他們屬於那千千萬萬漢人奴才之中,提前覺醒的一批。

這是另一個世界,歷史書上沒有提及的一些隱秘。

因為,時代不同,環境不同,意識形態也不一樣了。

那個世界是一個統一而又強大的國家,民族融合,不分彼此,各族人民都是兄弟姐妹。

誰要是搞對立,那自然是國家的罪人。

有些事再也不說,有些話,就再也不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萬界在倚天學鬥破煉藥術混在皇宮假太監免費閱讀小說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