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中兵士,趕到肅王府中,把在場的幾位親王貝勒大臣,統統捉住,押解進宮。內中只有多鐸一人,早已走脫。多爾袞一見豪格,想起從前他在太宗皇帝跟前,說自己的壞話,恨不得一口把他咬死。當時會同鄭親王,在篤恭殿審問。何洛會做見證。豪格知道無可抵賴,便把惡言頂撞,多爾袞大怒,便吩咐把肅郡王豪格廢為庶人,永遠監禁在高牆裡把王府抄沒,卻悄悄地把這個侄婦,取進自己府去。有時偷空回府,便和這侄婦尋樂。當下又把阿達禮碩託吳丹等大臣,定了死罪。大學士希福剛林,也監禁起來。同時犯罪被殺的大臣也不知多少,抄沒的家產女眷,統統送進睿王府去。多爾袞從此威權日大,妒忌他的人亦日多。倒是范文程打聽得外面人心不服,便勸多爾袞督師外出,立名免禍。那時一班反側,都要以無形消彌。目下明朝京城,已被李闖攻破,聞崇禎帝已自盡了。多爾袞道:“有這等事麼。”
范文程道:“李闖已在北京稱帝,國號大順,改元永昌了。”
多爾袞道:“這個李闖,忽然做了中原皇帝,想是有點本領的。”
范文程道:“李闖是個流寇的頭目,聞他也沒甚本領。只因明崇禎帝不善用人,把國事弄壞,所以李闖得長驅入京聞得李闖的為人非常暴虐,把城中子女玉帛,搶掠一空,又將明朝大臣,個個綁縛起來。勒令獻出金銀。甚至灼肉折脛,種種慘酷。金銀獻盡之後,還要一一殺死。明朝臣民,莫不切齒痛恨。我國乘此出師,藉著弔民伐罪的名目,佈告中國。那時明朝臣民,必望風歸順,驅流賊,定中原,在此一舉。”
多爾袞聽罷,沉吟良久,范文程又竭力慫恿,說是機會萬不可失。多爾袞只是躊躇不決,范文程只得怏怏辭出。多爾袞連忙進宮,把這事原原本本對太后說明。太后說道:“範老先生才識,先皇在時,常常佩服他的。他既主張出師,就請王爺照他行事。”
多爾袞道:“人生如朝露。但得與太后長享快樂,已自知足,何必出兵打仗,爭這中原。”
太后道,話卻不是這樣說,我國雖是統一滿洲,那裡比得上中國的繁華,倘能趁此機會,得了中國,我和你的快樂,還要加倍。況且你不過三十多歲的人,來日正長,此時出去,立場大功,何等光輝,何等榮耀。將來親王以下,人人畏服,還有那個敢來饒舌。”
一席話,說動了多爾袞,當下應命出宮。太后揀了一個吉日,吩咐她的兒子順治帝,祭告天地太廟,升坐篤恭殿,拜多爾袞為大將軍。後在殿上頒給敕印。敕曰:朕年衝幼,未能親履戎行,將命爾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袞,代統大軍,往定中原,特授奉命大將軍印。一切賞罰便宜行事。至攻取方略,爾王欽承皇考聖訓,諒已素諳。其諸王貝勒貝子公大臣等,事大將軍當如事朕。同心協力,以圖進取。庶祖考英靈,為之欣慰。欽此。多爾袞叩首受印畢,點齊八旗勁旅,蒙漢健兒,不下十萬。人馬到了啟程這日,多爾袞進宮,辭別了太后,奏明此番奪得中原,接太后進關去,共享中國的榮華。午時三刻,城外炮聲震天。大將軍跨鞍上馬。前面豎起八面大旗。浩浩蕩蕩殺奔山海關來。出了邊牆,多爾袞分派豫親王多鐸,武英郡王阿濟格、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和朝鮮王子李溟,各帶大兵,向前進行。自己統領牙兵,在廣寧附近翁後地方駐紮,聽候前軍訊息。正在調兵遣將的時候,忽然前軍送進一個明朝的差官來。聲稱明朝平西伯吳三桂,有一角公文,特差副將葉禹鍾送上大將親看。多爾袞看時,見公文上說崇禎帝吊死在煤山,闖賊李自成打破北京城,求大將軍發兵,救中國的大難。多爾袞便向葉禹鍾垂詢一切情形,又問崇禎帝怎麼樣吊死的。葉禹鍾垂淚說道:“可憐好好一位皇帝,枉送了一條性命。滿朝文武,都是奸臣。李賊兵臨城下,還是瞞著朝廷。直到三月十七這一天早朝,崇禎帝問外間賊勢如何,文武百官聽了,只有掉眼淚的本領。停了一會,午門外報進來說,李闖兵隊環打九門,百官們便顧不得皇帝,一個個溜出殿去。崇禎帝嘆了一口氣,退朝回宮,對皇后痛哭一場,到了十八傍晚時候,太監杜勳,偷偷出城投降。把宮廷情形,統統報告賊人。把守彰儀門的太監曹化淳又開了彰儀門。李闖的賊兵,一鬨進城,逢人便殺,見屋便燒,頓時京城裡火光燭天,人聲鼎沸。崇禎帝吩咐把內城緊閉。回到乾清宮,拿起硃筆寫了一道上諭,著成國公朱純臣,提督內外諸軍事,輔助東宮。寫完了,便請皇后和袁貴妃等出來,說道:“大事去矣。”
才說得一句,大家便嗚嗚咽咽地痛哭起來。這時太子永王定王坐在一旁,崇禎帝拉住了兩人的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