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2/4 頁)
法子,名叫摜交,是選那身體瘦小的太監,先拿一張小板凳,叫小太監站上去,那身子向後彎著,手尖兒接著自己的腳後跟,肚子挺起一個身體好似一個篾子圈兒,再把兩腿摔過去接著手尖兒,這樣的擰摜,愈摜得快愈好,摜到七八十個,那板凳面上的地位,一絲也不許移動,那班小太監初練的時候,有吐血死的,也有跌斷腰骨死的。後來死了好些人,才將這摜交練會了。一時傳出宮外,各戲園都學習起來。有一天同治皇帝正在看小太監們摜交,那安得海遠遠地走過來,見皇帝在那裡,他也不上前去請安,連手都不垂下。同治皇帝見了大怒,便喝道:“拉下去,用家法。”
那安得海才害怕起來,忙跪下來叩頭求饒。慈禧太后在屋子裡聽見了,便把皇帝叫過來,訓斥了一場,說安得海是先皇手裡得用的奴才,便有小過失,也須先請太后的示,才能用家法。慈禧太后這幾句話,把同治皇帝氣得啞口無言。退了下來,便拿他玩弄的小泥人,用小刀砍下腦袋來。小太監們忙問皇上為什麼事殺泥人,同治帝惡狠狠地說道:“我哪是殺泥人,我是殺小安子啊。”
不說皇帝心中惱恨安得海,且說那安得海自己仗著西太后的寵信,專橫異常,時時在外面結黨營私,無惡不作。有時就到榮祿家中,秘密會議,恭親王在背地裡早已探聽實在就去奏明慈安太后,要下安得海的手,慈安太后也知道安得海的罪惡滔天,久已要想懲辦只是內中有許多的障礙,也說不出口,便勸恭親王忍耐著。有一天,恭親王因為江南的軍務,進宮去見慈安太后,慈安太后叫去請慈禧太后的懿旨,恭親王便走到西宮門口,只見那安得海也在前面走著,直奔西宮而來,明明瞧見恭親王,也不向前請安。就大模大樣地走進宮去,恭親王心中大怒,正待走進宮去,又被太監們攔住了,說太后有事,恭王無奈,只得在宮門外守著。一肚子的氣忍在心中,直等到天色已晚,還未傳見。把恭王氣得頓足,怒衝衝地走出宮去,見了�親王,便說道:“安得海這奴才如此無禮,我非殺他不可。”
原來這一天慈禧太后在宮中,盡和安得海商量到山東去採辦龍衣的事,卻不曾知道恭親王在宮門外請見。那安得海原是看見恭親王進宮來的,卻故意不叫太監們通報,有意捉弄恭親王。安得海奉了慈禧太后的旨意,便悄悄地出京,動身到山東,預備下江南,替慈禧太后採辦龍衣錦緞去。照清宮的祖例,太監是不許出京城一步的,如查太監出京的,就立刻就地正法。如今這安得海出得京來,非但不沿路隱瞞,反而招搖過市。他仗著慈禧太后的威權,自稱是欽差大臣一路上騷擾地方,逼勒官府,那直隸山東兩省的官民,被他敲詐得叫苦連天。他坐著大號太平船兩隻,船上插著日形三足烏旗子,船身兩旁又插了許多龍旗鳳幟,帶著許多美貌的童男童女,又沿途傳喚官妓,到船上供差,品竹調絲,笙歌簫舞。那船在水中走著,兩岸的人,站得密密層層,瞧看熱鬧。七月二十一日,船過德州,正是安得海的生日,安得海便在船中,大做壽誕。正艙中陳設著龍袍龍褂,有許多男女,上船去對他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德州知州趙新本是一個有膽有識的人,他得了安得海到德州做壽的訊息,知道太監私自出京,是違背祖訓的,便親自帶了衙役,趕上去查拿。那安得海的船,早已走遠了,趙知州不敢怠慢,便親自進省,稟報山東巡撫丁寶楨。丁寶楨又是個剛強嚴厲的人,不覺大怒,接著各府各縣都有文書寄到,眾口一詞,說安太監如何騷擾地方,勒索官府。丁寶楨便一面動公文給東昌濟寧各府縣,跟追嚴拿,一面寫了一本密奏,八百里文書星夜送進京來,專奏與慈安太后知道。這一天恭親王正在軍機處,接到了丁寶楨這一密摺,知道安得海私自出京,在山東地方十分騷擾,不覺大發雷霆之怒。心中又暗暗地歡喜,如今正可藉此機會,殺了這賊。便自己擬好一道殺安得海的上諭稿子,帶著去見慈安太后。慈安太后見了,拍案大罵道:“安得海這奴才竟敢做明朝的魏忠賢劉瑾嗎?他連咱們家的祖訓也不顧了,這種逆賊,可殺不可留。”
說著,便在那上諭稿子用了玉璽。恭親王接過出宮,回到軍機處就發出去了。這時西太后正由太監李蓮英傳了一班戲子來,在長春宮裡每天唱戲,西太后於戲曲一道,是很有心得的,而且傳進宮去的,又是京城中的名角甚多,西太后更聽得出神,格外興高采烈,把一切的事都拋去不問,專講究聽戲了。所以恭親王在暗地裡行殺安得海的事西太后那邊一點風聲也沒有。恭親王將那道上諭秘密寄到山東,山東巡撫丁寶楨接過密旨只見上面寫道:“據丁寶楨奏,太監在外招搖煽惑一摺,德州知州趙新稟稱七月間有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